科技助力采摘季延长
义乌大棚蓝莓效益大增
本报消息(记者 朱翔)“义乌露天蓝莓一般5月中旬上市,采摘期只有两个多月。而我们在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蓝莓,早在2月就上市了,让采摘期整整延长了3个月。”昨日,在位于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的穗丰蓝莓基地温室大棚内,该基地负责人朱红斌说。
“每天采摘量达1500—2500公斤,大棚里温度适宜,果实也长得水灵。”朱红斌介绍,该基地采用“温室大棚+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的高效栽培模式,种植蓝莓160亩。依托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土壤EC值、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通风、滴灌与补光,为蓝莓创造最佳生长微环境,年产量超1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