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金东新闻

沈建军:驰骋绿色出行新赛道

人物名片 沈建军,浙江锋鸟车业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金华锋鸟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金东区工商联执委。

记者 胡一谦

在金东区孝顺镇的锋鸟零碳智慧工厂内,崭新的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这家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今年3月投产后,将锋鸟车业的年产能推向30万台的新高度。

从工业设计师到智能短途出行领域的领跑者,沈建军的创业之路写满了热爱、突围与坚持。

热爱驱动 不惧艰险

沈建军的故事始于对交通工具的热爱和对工业设计的执着。2014年,作为高级建筑设计师的他响应金华市人才引进政策,创立朴贝工业设计公司。“在服务客户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金华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备和快速响应能力的高强。”沈建军回忆。

2015年,怀揣着对车的热爱和改变短途出行的梦想,沈建军争取到天使投资,孵化出行工具品牌——锋鸟(X-BIRD),并推出首款秒折迷你电动车X1。

“创业初期,我们凭借创新设计和互联网营销,迅速实现销售额超过千万元,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还入选金华‘双龙计划’A类人才项目。”沈建军说,那时的锋鸟如同一个勇猛无畏但略显鲁莽的新兵。

市场的考验很快降临。2018年底,随着网络流量成本飙升和初期产品制造品质的挑战,年轻的锋鸟遭遇创业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每年亏损几百万元,几乎走投无路。”

沈建军意识到仅靠设计和销售无法长久生存,必须将创新研发与制造深度融合,“压缩成本、提升品质是唯一出路”。然而,面对100多个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和场地、资金等重重困境,团队一度想放弃。“听说锋鸟遇到困难,我们能做些什么?”在绝望关头,来自金东区委组织部的电话犹如雪中送炭。在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下,生产场地、融资贷款、人才项目奖励等相继落实,企业转危为安。

锁定代驾蓝海

锻造全链“锋”芒

度过危机的锋鸟将目光锁定在蓬勃发展的代驾市场。“你也许不知道锋鸟,但一定听说过滴滴代驾。”沈建军敏锐地抓住这一细分赛道的爆发性需求,将80%的产品布局于此。

“代驾车用户的核心诉求是便携、续航和可靠。”沈建军介绍,锋鸟凭借独特的外观设计、高品质的材料工艺和前沿的“三电技术”脱颖而出。为了车架的牢固、美观和安全,团队反复改版打样几十次。

锋鸟以“模块化设计、轻量化车身与强劲动力系统”的创新融合,重新定义代驾车的产品标准。从Neo、PRO到赛博等经典车型,锋鸟迅速崛起为行业头部品牌,市场占有率超30%。2019年,全行业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代驾折叠电动车在锋鸟诞生,标志着其彻底走出低谷。2021—2024年,公司销售额连续突破亿元大关。

成功源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我们不做简单的组装,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必须自研自产。”沈建军强调锋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自研+场景创新”双引擎驱动。目前,锋鸟拥有73项专利(含11项发明专利),并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去年引进来自新加坡的博士,专门负责芯片二次开发和热能管理,攻克技术瓶颈。

零碳“智”造

折叠未来版图

2023年7月,锋鸟零碳智慧工厂动工,这家现代化工厂集研发测试中心、智能装配车间、三电配套车间、智慧仓储物流中心、全网营销及售后服务于一体,并配有5000平方米的综合实况测试赛道。

“新工厂不仅实现产能飞跃,更是智造与绿色的融合体。”沈建军介绍,工厂采用高保温建材,建设屋顶光伏电站,显著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从设计、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让我们能严控质量,掌握话语权,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工厂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5亿元。

“这两年,愿意来金东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除了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人才政策,更重要的是这里能帮助他们快速实现产品化、市场化,让梦想加速落地。”沈建军说。目前,锋鸟正积极申请国家一级电动摩托车制造资质,向更高端的产品线和更广阔的市场迈进。

快问快答

问:锋鸟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是怎么做的?

答:核心是“共享”“专业”。团队以85后、90后高学历年轻人为主。推行“合伙人计划”,让核心部门负责人成为股东,共享成果,激发创造力,同时积极利用本地人才政策吸引专业人才。

问:对同样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您最想分享的经验是什么?

答:找准能扎根的细分赛道很重要。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创业必有沟坎,韧劲比聪明重要。要学会借力,善用政府政策、金融及产业链伙伴力量。

问:锋鸟的长远规划是什么?

答:以锋鸟零碳智慧工厂为基石,持续深化“高性能折叠车+高性能电摩+家用轻电车”三大产品矩阵,覆盖“微出行—通勤—娱乐”全场景。通过“智能产品矩阵打造”“细分场景精准布局”“智慧制造体系升级”“绿色出行生态构建”四大战略,引领智能短途出行的技术革新与体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