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5版:今日开发区·特别报道

多维透视

每个城市都是赢家

7月16日晚,“浙BA”金华预选赛中金华开发区与磐安的对决,最终以开发区65∶75不敌磐安告终。

硝烟散尽,若仅盯着记分牌上的数字,开发区的失利难免令人扼腕。但当目光越过球场边线,落在更大的版图上,便会发现无论是消费场景的深挖拓展、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还是城市形象的推陈出新,“浙BA”都在让参与到赛事中的每个城市变成赢家。

篮球搭台 文旅唱戏

金开零跑队、浦江上山收割队、磐安五味金刚队……从这些与地方特色绑定的队伍名称就能看出,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是“浙BA”的底色。

随着赛程推进,城市间的比拼、互动,在社交媒体传播放大,而附着其上的特色文化,就像一张张金名片,自然递到每位观众眼前。

篮球搭台,文旅唱戏。作为赛事举办地的金华开发区也迎来了难得的展示机会。

比赛的休息时间是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舞台。金华开发区呈上上堰头硬头狮子、上李走马灯与展示保稻主题的歌曲节目《南山有禾》等,不仅为紧张的比赛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得到了传播与传承。寺平古村的“银娘”也带着满满诚意,为现场观众派发地方小吃,让大家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在旅游资源推广方面,金华开发区接连释放两波优惠。持有“浙BA”赛事票根的观众,不仅可免费游玩寺平古村,沉浸式感受古村落的静谧与厚重,还可以在九峰牧场感受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九峰山景区凭借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持票观众能以五折的优惠价格购买首道门票,攀登高峰,俯瞰山川美景。此外,汤溪镇越溪白鹤村的高性价比山水田园度假游,也为持票观众敞开大门。不仅能凭票根在各个精品民宿享受特惠,还能以优惠价参与当季农趣采摘。

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他们在观赛之余,凭借门票前往各个景区游玩,探寻名胜古迹,深入了解金开。赛事与文旅的融合,提升了开发区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赛事引流 消费兴旺

体育赛事从来不只是赛场上比分的较量,其背后蕴含的赛事经济潜力巨大。“浙BA”同样具备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能量。

金华赛区预选赛的两个场馆都位于金华开发区,比赛期间,金华开发区承接了大量观赛球迷的衣食住行,让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迎来消费热潮。

许多球迷选择在场外设置的电子大屏前观看直播,不远处就是本次赛事特别设置的各地小吃市集。摊前排起长队,酒店入住率提升,网约车司机也迎来了一波订单高峰……这些由赛事汇聚而成的消费经济,为金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餐饮行业烟火升腾。汤溪十大碗成了球迷必尝的“舌尖盛宴”,不少餐馆延长营业时间,只为让食客们在呐喊助威后大快朵颐。

住宿市场迎来小高峰。从连锁酒店到特色民宿,预订量较往日均有所上涨,不少商家推出“观赛+住宿”优惠套餐,广泛受到好评。

零售消费热度攀升。赛场周边的便利店、体育用品店人头攒动,超市里的饮料、零食货架被反复清空补货。

衍生消费持续升温,赛后的夜宵摊、KTV、茶馆成了球迷们延续热情的场所,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复盘比赛,消费账单上的数字见证着赛事带来的经济活力。

这股由赛事汇聚而成的消费暖流,从赛场蔓延至城市的各个角落,不仅填满了商家的收银台,更激活了城市的经济“毛细血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体育筑基 底蕴绵长

但体育赛事的本质,终究在于其竞技魅力与观赏价值。“浙BA”的长期热度,还需以赛事质量为核心,依托深化赛事内涵、提升竞技水平、优化赛事体验、强化品牌传播等举措,持续厚植体育底蕴。

金华开发区的体育根基,深植于这片土地的独特肌理中。去年,在全民健身领域,开发区持续发力,积极推进体育场地建设。新建“环浙步道”47公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处、百姓健身房5处、健身点22个。持续开展第四届“产城融合·活力金开”系列活动,34个品牌体育活动贯穿全年,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

在大型赛事承办上,开发区更显专业实力: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浙江省木球精英赛、八婺徒步接力等赛事圆满落地,其中2024年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吸引28支全国队伍131名运动员参赛,成为行业标杆;中国卡丁车锦标赛(金华站)等国家级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擦亮了“赛事承办地”的名片,更带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为区域体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金华开发区凭借出色的赛事组织能力和良好的场地条件,让赛事圆满举行。这些赛事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开发区在体育赛事承办方面的知名度,更带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目光。

这份深厚底蕴,让金华开发区在“浙BA”等赛事中底气十足——专业的组织保障、全民的热情参与、本土特色与赛事的巧妙融合,既彰显着独特的体育魅力,更为赛事经济、文旅融合铺就了坚实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