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扇门 解各种忧
兰溪女埠探索基层善治新路径
王卫英 何丹 郑文斌 文/摄
一批90后、00后年轻干部或村民院中拉家常,或小板凳上听意见,或事发现场化纠纷……一个个“书卷气”裹上了“泥土香”。
今年,兰溪市女埠街道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摸索新方法,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构建了一套“党建领航、三级联动、闭环治理”工作体系,创新形成“组织扎根在一线、力量汇聚在网格、服务直达家门口”的治理新格局,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善治新路径。
三级联动打造善治“红色堡垒”
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党组织处于领导地位,只有党组织过硬,才能治理过硬。今年,兰溪市女埠街道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街道党工委统领、工作片总支指导、村党支部落实的三级党组织抓治理机制,贯通“街道—工作片—村(社区)—网格”四级架构,实现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两网合一”“同频共振”;建立街道“周一议平安”、社会治理周报,工作片每日碰头会和周例会,村社每日晨会等常态化机制,全面深入掌握基层动态,并通过“汇总—研判—交办—调度—销号”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
全街道22个村(社)被精准划分为37个网格、139个微网格,确保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通过夯实网格员职责,将网格员化身为“移动探头”和“民情哨兵”,动态采集、实时更新村民诉求、社情民意、矛盾隐患、治安动态等关键信息,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今年以来,全街道累计摸排化解隐患问题400余个,已全部落实闭环管理;金华市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累计上报事件3449件,矛盾纠纷类273件,完成率均达100%。
“今年以来,在上级要求矛盾纠纷60%化解在村,30%解决在街道,移交市矛调中心控制在10%以内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片、大事不出街’工作目标,自我加压,优化服务,至今没有一件矛盾纠纷移交到兰溪市级层面。”女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旭初说,截至到今年6月底,女埠街道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5.3%。
源头把控构筑调处“多重防线”
女埠街道坚持以法治化思维推动平安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近年来,长山岗、官堰头有机更新,园区拓展征地,兰溪港女埠综合作业区建设、“三江”防洪安全综合提升工程等省“千项万亿”项目保障重难点任务重、压力大,但女埠街道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仅今年半年共计完成涉及2500余亩、750多户的政策处理,实现工作推进有力,社会稳定有序。
深化“周一听信访”机制,有机贯
通街村两级、公检法等部门,联动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力量,形成合力。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交办至对口分管领导及业务线,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从源头上治理以防变量。同时,完善“一案一策”回访制度,对已化解矛盾实行3个月跟踪服务;制定《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将风险评估纳入旧改拆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前置程序。今年以来,女埠街道推动信访积案化解8件、群访化解2起。
“除了‘周一听信访’,我们还建立了矛盾纠纷‘四级调解’机制,即一般矛盾由联村干部会同村社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宣传解读政策法规,落实矛盾问题就地化解;复杂问题则由工作片牵头,街道综治中心联合调处;疑难案件由街道班子领导包案和中层干部揭榜挂帅解决;重大疑难案件由党政一把手亲自领衔。”女埠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专职副主任郑文斌说。同时,非警务事项推行“接警即办”制度,严格执行“3分钟响应、30分钟到场、当天反馈”处置标准。今年以来,全街道共受理非警务事项99件,重复报警率10.1%,同比下降42.74%。
此外,女埠街道还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模式,推动治理主体多方共治、协同互促。如穆坞村持续深化“后陈经验”,依托“村监会+专班运作”模式, 厘清村干部“进”的权限与“退”的红线,构建起村级重大事项监督闭环,今年来快速有力完成100MW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2433亩、280余户政策处理,真正实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勾画出“治理更好、活力更足、村民更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以民为本传递善治“暖心温度”
基层治理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站稳“人民立场”,将“人民对话”置顶,把“柴米油盐”记在心上,把“急难愁盼”扛在肩上,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女埠村下街下方底路灯失修、洗衣房有破损,要尽快落实维修。”“上新屋村童大伯家农作物被351国道施工方损坏,要帮其沟通争取赔偿金。”……翻开民情日记,联村干部们将走访收集的问题详细记录在其中。去年下半年以来,女埠街道以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干群“连心大走访”,写好“民情日记”,并建立“问题、责任、时限”三张清单,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同时,街道班子成员带队下村入户,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上门听访。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农户30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280余条,问题130余个,其中现场解决40余件,协商解决60余件,其余问题正逐步推进,在扎根基层中锻造过硬作风。
今年来,女埠街道深化党员干部提质赋能“四大行动”,制定《女埠街道机关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及细则》,建立“个性化工作清单+重点工作+加扣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奖惩力度,真正让中层、年轻干部紧起来、跑起来,让一般和大龄干部不能躺、不敢躺。“我们以村社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党组织后备力量,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中选拔优秀人才,注重年轻化、知识化,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张旭初说。
“女埠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挖‘善治’内涵,聚焦群众关注的‘堵点’‘痛点’,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只进一扇门、化解所有忧’的便捷服务,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女埠街道党工委书记柳力说,依托社会治理中心,街道专门划分“老民警”议事会、“老娘舅”畅谈室、“老村委”说理室等多个特色功能区域,邀请司法、信访、公安、法庭等部门入驻集中办理,建起“全周期管理服务链”。同时,通过民情日记、埠头夜话、廊下说事、民生议事堂等载体,广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实现源头预防“治未病”。今年以来,共完成有效人民调解60余件,其中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39份,实现群众诉求一次办、一站办,推动治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从组织建设到治理创新,从民生实事到平安共享,女埠街道正以党建引领为笔,以群众需求为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持续书写温暖篇章,女埠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多元主体协同高效、精细服务温暖贴心的基层善治之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