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人工智能领跑、临床医学降温,新型研究型大学、职业大学受热捧

从今年高考录取看学校和专业冷热

记者 叶骏

浙江省2025年高考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各高校专业投档分数线出炉。记者梳理发现,人工智能、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理科专业依旧热门;多所高校临床医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录取分数下降,部分中医药大学相关专业取消选科要求后,分数大涨;新型研究型大学、职业大学受热捧,招生火热;此外,浙江考生更喜欢在家门口上学,在浙高校卷出新高度,生源质量持续向好。

临床医学降温,人工智能领跑

前几天,广东省和山东省不少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数大幅度下降,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浙江省高校的分数线出炉,临床医学类专业也降分很多,浙江大学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等位次号都有下降。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专业,去年招生计划是18人,录取位次号是876,分数线是691分。今年这个专业招生计划也是18人,录取位次号是1245,分数线是682分。经对比,分数线下降9分,位次号下降300多名。该校临床医学(儿科方向,5+3一体化)专业,今年分数线也比去年下降9分,位次号下降约900名。

人工智能成为今年热度排名第一的专业。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专业增设火热推进。2018年,人工智能专业首次获批,至2024年,短短几年间,已有621所高校备案和审批通过人工智能专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专业696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687分、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专业686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680分、同济大学人工智能(拔尖班)673分……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比,今年名校人工智能专业在浙江的录取线非常高。

不止省外名校,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在浙江招生33人,录取分数线为689分(位次533),比浙江大学医学试验班(竺可桢学院巴德年医学班)录取分数线(685分)还高4分。

专业录取分数线看涨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据人社部分析报告,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供需比例为1∶10。如今,各大高校开始调整人工智能教学的布局,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专业冷热交替,今年也有土木工程、小语种、工商管理等部分专业遭遇“寒流”,越来越多考生开始关注就业导向强的领域,也更倾向于“技术壁垒高”的专业。

全省前一万名考生热衷什么专业

统计发现,全省前一万名考生报考的大学,涉及100所左右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985高校,也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11高校。

工科试验班是全省前一万名考生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有2000人左右,其中浙大各类工科试验班占了大头。浙大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图灵班)招生人数是3人,分数线是695分,位次号是2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依然是很多学霸的心头好。在全省前一万名考生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招生人数在453人左右。理科试验班招生约有450人;电子信息类招生348人左右;电气工程类专业招生约100人;人工智能作为近两年来最火爆的专业,招生116人左右。临床医学专业在全省前一万名考生中,大约招生228人,录取分数总体比去年有所下降。

人文社科类专业中,第一大类是法学专业,招生人数达到430人左右。录取最高分是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是694分,录取位次号是281,招5人。法学专业录取位次号前10名中,中国政法大学占了7席。新闻传播类专业招生人数是122人左右。经济类专业在全省前一万名中,招生人数204人左右,也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招生人数的大头。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还有工商管理类,有97人左右;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42人左右。

浙江考生更喜欢在家门口上学

今年省内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呈现有涨有跌的现象。有招办老师说:“今年是工科年,计算机、工科专业录取分数大涨。”省内高校录取分数上涨,主要是因为考生人数增加,今年浙江理科考生增加近万人。这些学生主要是县中普通班学生,高考成绩上特控线有点困难,但考560至590分不难,这批学生大量增加,抬高了分数线。

另外,浙江学生不愿意去省外读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家长感慨,浙江人都喜欢在家门口上学,今年浙江高校又卷疯了。

浙江工业大学普通类平行批次45个招生专业(类)中,42个专业投档分在省属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中排名第一,39个专业录取位次较去年有所提升。学校今年录取最高分为658分,平均分为625分,最低投档分609分,投档分位次较去年提升12000余名。此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在浙录取新生人数较多,投档位次继续攀升,生源质量持续向好。

浙江布局新型大学后,有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西湖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选择,浙江的拔尖学生在省内求学的选择更多元了。此外,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也在持续发力,创建高水平大学,为考生提供更好的成长机会。

新型高校越来越被看好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招收的首批70名学生里,宁波慈溪中学的韩冬煦成了关注焦点——高考691分,浙江省排名430。韩冬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就是做科研,最好是人工智能方向。他觉得,自己报考这所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并不存在分数的浪费,大学阶段他优先考虑哪个高校能更好帮助自己少走弯路,高效实现科研梦想。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达656分,最低位次号是8518,仅比浙江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658分低2分,超过不少985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首年招生即成为黑马,其“高精尖定位+全额奖学金”策略吸引了不少顶尖考生。该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首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这两年,随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西湖大学等在浙江省内相继招生,浙江高校招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浙江学生要读985高校,不一定非要出省。

西湖大学创新班招生进入第4个年头,可以直接招收高二、高三学生。从今年录取情况看,60%以上为高二学生,且生源优质。不少高二学生考出了670多分的好成绩。西湖大学独特的办学模式,还吸引了一大批特长生。今年被录取的创新班学生中,五大学科省级竞赛一等奖以上获得者已达15人,包括生物奥赛国家金银奖获得者各1人、信息奥赛省一等奖获得者5人。

今年,除创新班以外,西湖大学首次在浙江省内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模式招生,共招收15人,基本来自浙江各地头部高中,多名学生高考成绩680多分。不过,西湖大学创新班不以高考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所有高二、高三学生均需进入学校3天进行复试,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等。

从近两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数据中,也能看到浙江优质生源的流动。2020年,中科大少年班共招生48人,浙江学生12人,占1/4。2021年和2022年,该班招生数量均为45人,浙江学生分别有10人、15人。而到了2023年,也就是西湖大学招收高二、高三学生的第二年,中科大少年班仅在浙江招收了4人。今年,中科大少年班录取到的浙江学子仅剩1人。

职业大学成新变量

“现在想通过普通高考进金职大可真不容易,越来越高攀不起。金华实验中学数字媒体、工艺美术等6个专业,五年一贯制升入金职大,作为金职大附属中学的金华实验中学,这波红利学生们可要接住哦。”昨天,金华实验中学党委书记俞秀玲在朋友圈转发推文《职业教育真“香”,621分报考金职大》时,显得特别开心。

如今,政府不断强调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推动职普融通,强化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吃香的就业环境下,职业技术大学吸纳优质生源的魅力不断增长。

从院校整体来看,今年职业技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逆势跳涨”。浙江省现有6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今年最高分达621分,创下浙江省同类院校历史新高;600分以上考生数量较2024年增长17%,550分以上录取考生达445人。作为全国在该批次招生计划数最多(3516人)的高校,金职大所有专业已连续4年在一段投满,投档最低510分(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超出一段线20分,这一成绩在浙江省同类院校中稳居第一。

2025年,金职大对接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工农强校,医教优校,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办学格局。专业设置上,新增9个职业本科专业,新增职业本科专业数全国第一;本科招生计划1200人,较2024年增加720人,面向全国9个省份多元招生。

金职大优势专业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今年在浙江省普通类招生的13个本科专业中,9个专业的投档分位列省内职业技术大学同专业第一。中职生源方面,单独考试招生的14个大类均有较高的报考热度,招生的44个专业中,35个专业投档分在省内职业院校(含职业技术大学)同专业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本科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计划招生30人,最终录取的30名考生包揽该大类全省前3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