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培育的莲藕新品种首获丰收
记者 吴越悦
莲藕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你喜欢吃哪一种?是甜脆鲜食型,还是粉糯煨汤型?
最近,市农科院新培育的几十亩莲藕品种“金藕2号”迎来大丰收,这种莲藕既早熟,又高产,其成功培育不仅改变了早熟与高产不可兼得的局面,还填补了我市七八月份高品质鲜藕的市场空缺。
既早熟又高产
王凌云是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生蔬菜花卉育种工作,重点研究莲藕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创新。
他告诉记者,市农科院在上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莲藕的资源收集工作。2005年,建立了种质资源库。这些年来,培育出的代表性品种有东河早藕,这种莲藕在2010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认定,优点是早熟,但也存在缺点,就是繁殖系数低。
现在,金华市场上消费者青睐的莲藕,甜脆鲜食型品种有东河早藕,还有粉糯煨汤型品种鄂莲系列。特别是东河早藕,因其6月早熟,上市有一定的优势,占了市场上60%的份额。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七八月份,金华缺少优质的本地莲藕,所以市场上卖的都是湖北运过来的莲藕,运输损耗等导致价格上涨30%。
有没有办法既保证莲藕早熟,又高产,同时补上七八月份高品质鲜藕的市场空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王凌云和同事们开始培育新品种。
新品种母本用了东河早藕,父本用了鄂莲9号。东河早藕虽然早熟,但产量不高。鄂莲9号虽然高产优质,但是中晚熟。将两者相结合后,通过有性杂交育种、无性繁殖稳定,筛选出成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且繁殖系数强的品种,最终,市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金藕2号”。
为何取名“金藕2号”
王凌云说,取名“金藕”主要有两种寓意,“金”代表金华,这个品种延续了本地种质资源,金色还象征着高产与富民,之前的金华早藕,亩产值就超过1万元。
“金藕2号”一年可种植两季,第一季在3月下旬至4月初栽种,7月初采收;第二季在7月中下旬栽种,10月份采收,真正实现了“一田两收”。
它的优点可概括为“早、丰、优”,也就是早熟,在采收的时间上,比常规中熟品种提前30天;高产,亩产量可高达2500至3000公斤,较本地品种增产50%以上;莲藕优质,肉质脆甜,特别适合鲜食与加工。
“‘金藕2号’不仅承载着育种科技的突破,更链接着现代饮食的健康需求。”王凌云说,“金藕2号”培育成功后,能衔接和保障我市全年鲜藕供应,预计推广后,种植一亩的净利润超过5000元,而传统莲藕一亩的净利润约为3000元。
据悉,经过建立核心示范区、首批供应种苗试种等程序,预计到2027年,金华市民可以吃到“金藕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