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话书屋 探寻写作和文学的力量
记者 潘慧/文 赵创/摄
在武义的山谷中,有一栋神奇的老房子。“咕嘎”一声推开木门,就推开了一个童话世界,这里的主人是童话作家汤汤。8月9日,这个全国第一家公益童话书屋里坐满了小朋友和大朋友。“欢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来到童话书屋。”刚从国外回来的汤汤一声亲切的问候开启当天亲子读书会的序幕。汤汤请来了她的好朋友——小学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巩春林,与大家分享阅读的意义、写作的灵感来源,共读儿童小说《大兵小将》和绘本《田鼠阿佛》,探寻写作和文学的力量。
“写作和写作文有什么区别?”开场,巩春林用一个提问启发大家进行思考。她提到,写作不是应付作业,而是表达自我的需要。“如果你有一天主动写下自己的快乐或悲伤,那就是真正的写作。”
那么,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来自哪里呢?巩春林分享了三种“生长土壤”:童年、旅行和重大事件中能“长出”故事。她说起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写作历程,“我准备了一本日记本,每天回家必写一篇日记,那是我的第四餐饭”。小时候的“赌草”游戏和看鹅经历都被她写进散文,成了美好的记忆。“你的童年和我的童年不一样,那你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有没有值得提起笔写下来的呢?”巩春林鼓励孩子们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接着,她又讲述了她在柬埔寨旅行的见闻,一路观察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让作品充满力量。幽默生动的讲述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现场,巩春林以军嫂的身份分享创作长篇军事题材儿童小说《大兵小将》背后的故事。《大兵小将》围绕少年栗正和军人父亲栗国民之间的父子关系展开,讲述了这对父子相爱相杀、从对抗到和解的故事,被不少人形容为“军营版父与子”。巩春林坦言两个人物原型里有儿子和丈夫的影子。
当天参加活动的孩子不少是该书的书迷,二年级男生张暄举手表白:“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五六遍啦!我最喜欢栗正从部队回学校上学的那段情节,看到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巩春林激动地与小朋友握手并回应:“一本书如果能遇到喜欢看的人,这就是写作者最大的幸运。”
在绘本共读环节,巩春林为孩子们朗读《田鼠阿佛》。故事中,阿佛在冬天为小伙伴们“收集”阳光、颜色和词语,传递了文学如何在困境中带来慰藉与希望。巩老师说:“读过的书或许会忘记,但它们已长成你的骨头和肉。”
当天亲子读书会也是金华市图书馆“走读浙江”活动“童梦婺游记——走进儿童文学名著里的故乡”系列中的一站。金华是一片儿童文学热土。艾青、蒋风、圣野、鲁兵、洪汛涛……百年来,金华作家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在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串闪亮姓名。这个暑假,金华市图书馆组织读者探访艾青故居、洪汛涛纪念馆等文学地标,在行走中阅读浙江故事的童年篇章。
“金华是一方儿童文学的热土,让孩子们走进儿童文学作家的故乡,读着他们的书,与书中的故事发生共鸣,会更有亲切感。”汤汤说。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阅读推广人张根兵也说:“金华这片沃土是神笔诞生的地方,是童话创作的天堂。从古至今,儿童文学创作人才辈出。”
这条走读路线正好给了高中老师方晓华一个旅行新思路。8月,她带着女儿冯一诺从温州来金华,一边行走一边阅读。“我们打卡了汤汤老师的童话书屋,还拿到签名本,计划再去一下鲁兵儿童文学馆。”方晓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