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 赋能市场主体发展
本报消息(记者 赵晓)义乌市市场监管局锚定执法规范化、服务精准化目标,创新推出一系列服务型执法举措,以有温度、高效率、标准化的执法服务赋能市场主体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面推行“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服务型执法模式。义乌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义乌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覆盖食品、化妆品、广告、电商等13大领域108项免罚事项。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综合运用责令改正、批评教育、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在严守安全底线前提下,最大限度给予市场经营主体容错纠错空间。通过标准化清单有效解决“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问题。截至6月底,已办理免罚案件106起、减罚案件27起,累计减罚金额逾280万元。
坚持监管前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定制化合规体检服务,提前排查风险点。今年以来,该局累计上门体检120余次,指导企业整改隐患300余处。同时,健全事后服务机制,对受行政罚市场经营主体执行后进行回访,跟踪整改落实及执法规范性;针对案件暴露的行业性、普遍性问题,组织“回头看”检查,推动同类主体规范提升,形成“预防—执法—整改—巩固”全链条服务闭环,问题整改率达100%,真正实现“执法一次、规范一片”。
聚焦“小过快处”“类案同治”,通过标准化文书、格式、流程,推动简单案件“即查即办”,办案时限压缩超50%。目前,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参与省局“小过快处”试点工作,针对过期食品、食品标签等9个事项细化免罚、减罚具体情形和标准,衔接省局“小过快处”模块,实现执法效率与公平公正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