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怎么看民企跨界投身土拍市场

□董金姣

近期,土地拍卖市场开始热闹起来,不同于以往,民企唱上主角。在克而瑞新增土地TOP100排行榜(1—5月)前40名单中出现10家民营房企的身影,分别为滨江集团、邦泰集团、新希望地产、敏捷集团、中天美好集团、保亿置业、大华集团、龙湖集团、海成集团、得力房产。而在过去几年,土拍市场一度由国企与地方城投主导。

近日,永康一块地经过169轮竞价,溢价率飙到54%,楼面价冲到每平方米27256元。这不仅让金华的土拍市场火了一把,更让人看到一个新变化,民营房企回来了。

一边是滨江集团、邦泰集团这些区域龙头在核心城市大手笔拿地。滨江集团今年前5个月砸了275亿元拿地,邦泰集团在10个城市买了134万平方米的地。他们专盯一线和二线城市,专挑好地段,容积率低、配套成熟的地块最受欢迎。这不难理解,当前鼓励建大户型、第四代住宅,改善型需求正旺,这些地块去化有保障。

另一边,金华的土拍市场今年出让的29宗住宅地块,23宗被民企拿走,其中不少是“门外汉”。义乌做日用百货的老板拿了地,永康搞房产经纪的也加入进来。这些跨界“玩家”80%是2024年后新注册的公司,专挑小地块下手。除了永康那宗5.1亿元的地,其他大多在1.3亿元以内,甚至有两块地2000多万元就成交了。

民企敢进场,离不开政策风口。义乌的政策支持让垂直楼市场一下子火了。加上品牌房企在金华动作少了,给这些本土企业腾出了空间。他们熟悉本地市场,船小好调头,搞起了“小而精”的开发模式。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开发的楼盘,在开发之初就已经锁定目标客户,基本不愁销路。

不过热闹背后得冷静看。全国范围内,66%的百强房企还没重启拿地,拿地的主要是头部企业,尤其是央国企。一二线城市土地拍卖回暖,但三四线城市大多以底价成交。目前多数房企投资保持谨慎态度,非核心城市、非核心区域地块,房企参拍积极性不高。金华的这些跨界玩家说到底是冲着短期机会来的,能不能把房子盖好卖好,还得打个问号。实业老板们跨界拿地,恐怕也是更好盘活手上的资金。这些新动向、新项目、新楼盘,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或是一个补充。

现在的土拍市场就像一场分兵作战。巨头们守着核心城市,本土玩家在区域市场找机会。这未必是全面回暖的信号,更像是行业重构的开始。以后的房地产市场,将是房企各显神通的分化格局。对购房者来说,选择多了是好事,但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