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2版:专版

下娄夜市心级评定 促摊位营业额和经营效益双提升

记者 王志坚 文/摄

一座城市的“味道”,往往藏在平凡的烟火气中。义乌“味道”分布于14个镇街近百个大大小小夜市,廿三里下娄夜市就是其中之一。

下娄夜市位处义乌市银海路与开元北街交叉口东约60米,夜市四周布满住宅区,外围则是工业区,人口密集。据下娄村经济股份合作社负责人骆凌鹏介绍,下娄夜市于2013年自发形成,2021年7月开始公开招租,目前共有96个摊位,其中69个是小吃摊,另有1个水果摊和26个百货摊。

“这个夜市环境很好,交通也便利,大家都爱逛。”夜晚8时许,记者来到下娄村夜市时,巧遇一家加工厂的10多名员工来此闲逛。领头的是一名帅气小伙,他说每周都要带工友来逛几回,尝尝不同口味的美食,放松心情。

“这里的羊肉串很新鲜,味道特别好,每人先来两串,怎么样?”路过一家烧烤摊,大家围了上去。

摊主来自新疆,名叫韩金全,在这里设新疆烧烤摊做烤串已有六七年,虽然就1个摊位、15平方米的位子,但生意一直不错。“可能是因为有西域风情吧,大家都爱吃。”她说,每天营业额少时五六千元,多时上万元。

“我来义乌快20年了,以前从事美容行业,后来听说这里生意好做,就来夜市摆摊。”36岁的女摊主郑桂英,江西人,主营“卤味三头”:鸭头、鹅头、兔头,衢州风味。虽是小买卖,但每天营业额都超千元。

挨着“卤味三头”的是一家专营“手撕鸡”的摊位,女摊主张丛丛今年27岁,来自安徽。这种特色脆皮手撕鸡每晚能卖20多只。“在这里卖了一年多,每天带来的鸡都能卖完,生意还可以。”

“我两三天来一次,每次就买半只鸡。”温州小伙陈历俊在廿三里开了家小型加工厂,每次来夜市几乎都会光顾“手撕鸡”摊位,成了张丛丛的“老顾客”。

整条夜市唯一的水果摊老板是安徽人,名叫田春成,今年30岁。他说,夫妻俩在此经营水果摊刚好10年。“生意比较稳定,每天营业额1万元左右。”

记者走访中发现,在义乌的众多夜市中,下娄夜市面积不算大,摊位不算多,但摊主和食客的满意度很高。尤其是廿三里街道开展的“安心”夜市系列活动,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夜市摊主石深艳表示,自从评定心级后,消费者对于食品问题更放心了,很多摊位的营业额提高30%~40%。

据悉,为切实保障夜市经营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廿三里街道要求辖区夜市要定期开展“安心”夜市系列活动,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摊点心级评定备受群众好评。

“我们要求所有食品摊位都必须参加心级评定,评选活动设置五心、四心、三心、二心、一心五个等级。”廿三里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建立心级评价长效机制,评价授牌工作两个月开展一次,并采取末位淘汰制,对分数最低的摊位采取限制措施等,直至改造提升完成后方可入场经营。同时,对做得好的摊位给予摊位费、卫生费等适当减免政策的福利。

“心级评定并非固定不变,如果期间加工条件有变化会相应降心。对屡教不改的摊位和摊主,街道采取行政处罚、停业整改以及限制下一年度摊位公开招标资格等手段,督促其自觉改善经营环境。”骆凌鹏说,夜市食品摊位心级评定很严格,要对经营户的人员健康、加工环境、原辅料渠道、添加剂使用、摊位卫生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心级评定机制有效驱动摊位营业额与经营效益实现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