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里暑期爱心托管: 托稳职工心,点亮童梦之光
记者 王志坚 文/摄
为破解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上月义乌市廿三里街道总工会与妇联联合推出爱心托管服务,通过安全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实践三大主题课程,为辖区儿童打造一个寓教于乐、充实温暖的成长空间。一个月来,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收获知识、锤炼技能,更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关爱与力量。
安全筑基 织密假期防护网
托管班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理念,构建起立体化防护体系。开营首日,民警以生动案例与互动游戏为孩子们上好“防溺水安全第一课”,通过“防溺水前进棋”将知识融入趣味竞技,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班级管理中,孩子们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签名承诺遵守纪律、友爱互助,营造安全有序的学习氛围。急救技能培训则采用“理论+实操”模式:孩子们先观看视频学习头部包扎技巧,再化身“急救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既掌握自救互救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交警带来的交通安全课、公益课堂教授的防性侵知识、志愿者讲解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反诈联盟》小品表演,共同构建起涵盖交通、防骗、急救等领域的安全教育网络,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假期防护墙。
文化润心 传承非遗焕新彩
非遗体验成为托管班的特色亮点。在婺剧脸谱绘制课上,孩子们用斑斓色彩勾勒传统纹样,感受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刚指导义乌剪纸,红纸在巧手下翻飞出精美图案,每一剪都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竹编画创作则融入环保理念,孩子们用彩色竹片编织长城图案,将坚韧精神融入指尖艺术。
创意手作环节同样精彩纷呈:衍纸制作“小红花”考验耐心,活字印刷体验传递文化温度,廿三里创意明信片制作饱含童真热爱,冰皮月饼DIY现场更是弥漫着温馨与甜蜜。
在经典传唱环节,孩子们朗诵《中华少年》,在激昂诗句中抒发爱国情怀;绘本赏析《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则引导他们思考善良与内在美,结营前的感恩卡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写下对未来的期许——“致勇敢的自己”“我要去看看大海”,字里行间洋溢着成长的真诚与热望。
创新赋能 点燃智慧与梦想
科学探索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自制净水器”实验中,他们组装材料、观察过滤过程,在实践中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在科学秀场里,摩擦起电让头发竖立,马德堡半球实验展现大气压的威力,孩子们在惊叹与讨论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艺术创想环节同样亮点纷呈。趣味美术课上,孩子们挥洒色彩与线条,描绘心中的美好家园;手工缝画课中,彩色纸片在指尖穿梭成充满想象力的图案。每周的“圈谈”活动成为分享快乐的平台,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活动点滴,用文字记录成长足迹,提升了表达能力与团队意识。
7月31日的成果汇演高潮迭起。孩子们自信登台,舞蹈《我还有点小糊涂》尽显天真烂漫,自编自演的《反诈联盟》小品传递安全知识。掌声与笑声交织中,这段充实快乐的暑期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爱心托管服务以安全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翼,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不仅解决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意识、文化自信与科学精神的种子,见证了他们的快乐成长与全面蜕变。这是送给职工与孩子们的珍贵暑期礼物,托起职工家庭的安心,绘就孩子们童年的多彩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