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用创意和颜值解锁个性化需求

义乌商家追“潮”赶“新”提振消费

本报消息(通讯员 龚盈盈)在当前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情绪消费”“个性悦己”正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义乌商家积极拥抱潮流,通过创意设计、颜值升级、柔性生产等方式,收获新一轮生意增量。

昨日,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琦食工艺店铺内,店员正忙着处理订单。车间里,造型可爱的柯基狗“捏捏乐”在模具中成形,色彩斑斓的仿真面包冰箱贴被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经营户郭世鑫笑着说:“年轻人就爱这些治愈小物,我们紧跟他们的喜好不断推陈出新,订单一直很可观。”工厂为此特地引进先进设备,产品定期更新,创意与颜值兼具,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市场,经营防晒用品的楼燕萍同样敏锐捕捉到消费趋势的变化。“以前,防晒服主要用于户外,设计单一、配色单调,如今防晒服正从户外向通勤、旅游、社交等多场景扩展,消费群体也从女性扩大到男性和儿童。”跟随消费者的需求,楼燕萍推出了帽檐脸基尼、磁吸面罩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功能实用,还强调设计感和佩戴舒适度。

“不是大牌买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这句网络流行语体现了当下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义乌商家精准捕捉细分市场的需求,成为“平替经济”浪潮中的领跑者。

以美甲行业为例,穿戴甲作为传统美甲服务的“平替”,凭借亲民价格迅速俘获资深美甲爱好者与初尝者的芳心。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经营“新空气美甲”的店长陈玲玲表示,无论是资深美甲爱好者,还是初次尝试美甲的新手,都能在穿戴美甲中实现属于自己的风格自由。据她介绍,美甲产品的更新速度极快,几乎每月都有新的流行色系出现。今年最热销的当数套装美甲,一经推出,就受到客户的喜爱。

不仅仅是美甲行业,“质价比”的消费理念也在各类个性化配饰市场悄然兴起。例如,包挂这一原本小众的配饰品类,在品牌营销、潮流文化以及IP联动的催化下,逐渐从小众收藏走向大众消费,风靡全球。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东,许多经营户纷纷抓住这一趋势,将各式包挂摆放在店铺显眼位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前来打卡选购,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买单。为此,义乌不少工厂正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向“柔性响应、智能定制”的新方向升级。商捷服饰已实现“轨道式”数字化生产。目前,商捷服饰通过数字化改造,推出“1件起订”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我们以数字技术打通设计与生产环节,兼顾‘零线头、零污渍、零褶皱’的高标准,实现高效、绿色、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最快3小时即可完成一件定制衬衫。”该企业负责人孟范杰说。

无缝针织是义乌的传统产业之一。面对市场变化,不少针织企业也在积极调整布局,义乌翔禾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已经拓展了电商渠道与个性化定制市场,如承接小红书定制款等订单,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版型与面料选择。这种模式帮助我们建立了更贴近终端消费者的反馈机制,提升了产品的市场适配性。”该公司负责人刘清民说,目前订单已排产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