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一堵墙,救了一楼人

真实火场上这堵“保命墙”很重要

记者 蔡文洁

“喂!119吗?我们这里有一个加工作坊突然烧起来了,火势很大!”日前,金东区鞋塘办事处的杨先生在自家汽修店门口发现隔壁一家玩具加工作坊突发火灾,立即报警求助。

接警后,消防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到达现场时火势已被群众初步控制,但仍有明火和大量浓烟冒出,消防员立即展开灭火降温排烟作业,并对火灾现场进行细致排查,确保无复燃可能。经调查,起火原因是电气线路发生故障所致。

火灾将作坊内物品、纸箱、墙面烧毁殆尽,但仅一墙之隔的邻侧区域却完好无损,未被火势波及。更关键的是,居住在楼上的8名人员全部安全逃生。

“这堵墙,起到了重要作用,不然浓烟就会从楼道扩散上去,十分危险。”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告诉记者,起火位置刚好在一扇门的边上,门后面就是这堵实体墙,它成功将火势和浓烟牢牢限制在起火现场,阻止了它们向楼上居住区域蔓延,为人员逃生争取了宝贵时间。

据了解,这栋自建房一楼出租用于加工塑料儿童玩具,二楼至五楼用于居住。“楼上一共住了30多人,发生火灾时有8人在家中,幸好都安全下楼了。”房东庄先生告诉记者,这里一楼原来是用于出租开网吧的,此前在消防部门的检查指导下,自己在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楼梯口,用实体墙彻底封堵了连通的门,形成了防火“硬隔离”。“我使用的是轻质砖,大概只花了几百元,真是花小钱办了大事情。”

金东区消防救援局党委委员潘静指出,像这类“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的自建房场所,安全隐患多,若不重视防火分隔,易造成严重后果,普通房门难以抵挡火灾,最安全的方式是在生产经营储存区与住宿区之间进行严格的防火分隔即“硬隔离”。常见的“硬隔离”种类包含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达到“火不上楼,烟不蔓延,人能逃生”的目的。“这是我们一直在重点推进的工作,这一物理屏障关键时刻就是‘保命墙’。”潘静说,金东区已有多起借助“硬隔离”成功阻火的案例,是近年来金华推进“两房一店”(出租房、生产经营性自建房和沿街店面)等合用场所“硬隔离”收到实效的又一明证。

记者查询发现,这几年,全国各地出租房火灾不断,时有人员伤亡,其原因就在于出租房防火隔断不够规范,加上居住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短短几分钟时间大火就会迅速蔓延,给逃生带来很大难度,并给消防员的搜救增加困难。

“硬隔离”是消防安全的“硬责任”,更是构筑平安环境的根基。“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因为生活方便就把防火分隔忽视掉了,包括在一些工业厂房里面,我们严格要求责任人按照《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及相关国家标准,把防火墙、防火卷帘门设置好。”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消防安全不能事后补救,“两房一店”等合用场所务必用实体墙、防火门,对住宿区与生产经营储存区做好防火“硬隔离”,同时经营者务必重视场所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定期自查自纠火灾隐患,牢牢守住消防安全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