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审批制度改革助力项目建设加速提质

金东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

本报消息(记者 苏宣萌)“在相关部门协助下,我们高效办结了施工许可证和不动产权证。从材料准备到审核,全程都有专人指导,省去很多麻烦。”近日,浙江鲸典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林晓亮告诉记者,金东区推行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服务,大幅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

据悉,该企业去年落地金东区,由于办理不动产权证等事项涉及市、区两级多个处室,审批流程长。在金义产投集团、金东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多方协调下,通过容缺办理机制,为企业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金东区积极推进审批制度创新改革,依托线上审批服务平台,推行“统一收件、协同审批、快速出件”模式,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通过容缺受理、承诺制施工许可、联合验收等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助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为满足不同项目的建设需求,金东区推行信用承诺审批,建立承诺容缺清单制度,允许企业在主要材料齐全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承诺方式先行办理审批。上半年,累计推动19个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实现承诺制开工。其中,总投资3.9亿元的金华丽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KK颗芯片封装建设项目从备案到施工许可,仅用时22天;总投资6.9亿元的中元磁电科创园项目从备案到施工许可取得,用时22个工作日,承诺制施工许可让企业少等了近1个月。

同时,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效率,金东区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依托投资在线平台3.0,可电子化提交审批材料,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实现审批信息实时共享、监管结果互认共用,连通该区发改、住建、资规、生态环境等部门审批系统,实现统一申报、材料共享、线上批复。上半年,共完成事项审批2969个,其中项目立项数2197件,同比增长195%。

值得一提的是,金东区还为企业投资项目配备联络员,实行“一对一”服务。通过全程跟踪协调,允许非核心材料先办后补,解决企业因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反复跑”问题;采用清单制,保姆式帮办企业准备施工许可前置各项法定要件材料,梳理用地、规划、环保等关键环节的并行路径,最大程度压缩等待时间,并结合“卡点通”“企呼我应”等线上涉企平台,及时掌握企业投资项目进展,提前发现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卡点堵点,有效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在制度创新的牵引下,金东区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该区工业投资、民间投资、交通投资分别增长56.9%、38.3%、209.5%,均列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