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磐安新闻

高校“百人团”蹲点“浙中蜜蜂第一村”

青春智慧涌动乡村沃土

记者 毛伟军 文/摄

“我是浙江树人学院学生,今天我要分享的创意项目是‘蜂’回路转·‘绘’见乡野,打造吉祥物‘坑坑’IP形象,设计蜂巢探秘、密码之门、蜜酿工坊等六大研学模块……”8月18日,“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磐安专项赛在磐安县尚湖镇黄林坑村开赛,8支入围团队分别交出了蹲点调研答卷。

最近一段时间,黄林坑村多了一些年轻的陌生面孔,他们是来自我省44所高校组成的“百人团”,前来参加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磐安专项赛。这群大学生通过模拟的环境打造、场景塑造、业态创新,用“青春智慧”在山环片区探寻黄林坑的发展密码,探索以产业振兴为基石的乡村共同富裕之路。

大赛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大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找到了怎样的振兴密码?又将给黄林坑村带来怎样的“甜蜜成果”?

在蜂桶上描绘振兴蓝图

在蜂桶认领现场,大家纷纷拿出画笔,在蜂桶上描绘出乡村振兴的蓝图。参赛选手吴晶晶眼睛一亮:“把校徽画上,再添群小蜜蜂!”转眼间,这蜂桶里藏满了学子与乡村共酿甜蜜的约定。

7月10日,120名大学生分成6个小组,循着4条主题线路深入村落调研。

“浙中蜜蜂第一村”黄林坑村位于磐安东北部,下辖金竹坑、里西坑2个自然村。该村森林和农业资源丰富,属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同时是磐安县“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中的重点村片区组团之一。作为片区组团的发展核心,黄林坑村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打造蜜蜂数字展馆、蜜源基地、蜜蜂共富工坊、精品民宿等项目。片区协同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锚定蜜蜂特色村建设目标,以蜜蜂养殖、蜂蜜加工、蜜旅研学等重要抓手,带领全村农民勤劳致富。

叩开村民家门时,老人们摇着蒲扇讲变迁,年轻人笑着谈新想法;镜头里,斑驳墙画与光伏板同框,记录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欢声笑语中,大赛赛题在真实生活里有了具象模样。

这群大学生深入山环片区村落开展调研,沉浸式挖掘蜜蜂文化与乡村资源,在空间业态、文化创意等赛道大展拳脚,全力挖掘乡村魅力、迸发创意活力。

“我是贵州人,这里的乡村比我家乡漂亮多了。我家也养蜂,不是长的蜂桶,而是横的蜂箱。”浙江财经大学广告学大三学生龙兴宇说,在大赛中不管是否胜出,他都会把在这里看到的、听到的乡村振兴故事传递给家乡人,这不仅是一次大学生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更是一次家乡与他乡的双向奔赴。

此次活动组织方浙江财经大学孟言蹊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她询问黄林坑村的一名小朋友有什么愿望时,小朋友回答“希望小山村越来越美”。“连小朋友都有这样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实地调研,能够探寻到乡村振兴的密码,将创意项目变成现实留在小山村。”

8个创意项目角逐决赛

“好蜜无人知是‘浙中蜜蜂第一村’黄林坑村的核心痛点,我们的项目通过五维策略打造黄林坑蜂蜜品牌,包括注册集体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区块链溯源技术、文化IP包装设计、创新药蜜产品等举措。”中国计量大学项目负责人项格里拉介绍,他们将采用分层售卖模式,从18.8元茶包到298元礼盒满足不同消费群体。

他们的参赛项目叫“黄林蜜语”,旨在推动传统蜂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和销售渠道多元化,推动当地蜂农增收致富。项格里拉对这个创意项目很有信心,也希望通过团队的智慧帮助当地蜂农能够尽快打开市场,让“浙中蜜蜂第一村”的蜂蜜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派出5名学生和2名老师组成参赛团队,通过对黄林坑村的实地调研,精心打磨出“用蜂味·去班味——蜜蜂主题咖啡店”的设计方案。“由我们学长策划的‘山屿旷野’咖啡店已落地安吉,目前咖啡销售量位列湖州榜首,我们有信心让这个项目在大赛中胜出并落地黄林坑村。”队员郭彤信心满满。

带队老师张少尹对自己团队的这个项目表示很赞赏。她说,该项目将黄林坑村闲置文物普查登录点改造为“蜂谷故事咖啡”,融合民族文化、蜜蜂科普、艺术疗愈等元素,打造浙中蜂谷里的“香格里拉”,旨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保护双重目标。

本次大赛共收到26个参赛项目,其中8个项目进入决赛。它们分别是浙江树人学院的“蜂”回路转·“绘”见乡野、浙江农林大学的寻蜜乡野——融合甜蜜产业与乡村文旅的游戏化研学产品设计、湖州师范学院的蜜游记·“药”你甜蜜蜜——黄林坑村老街闲置房屋提升与盘活设计、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六边形乌托邦的‘蜜’码”黄林坑村蜂产品品牌提升与数字化营销创新方案、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用蜂味·去班味——蜜蜂主题咖啡店”方案设计、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山溪里·蜜境综合空间、中国计量大学的黄林蜜语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甜蜜邂逅——恋综式搭子村游。

“这些创意是在了解和掌握农户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方案,此外有一些创意虽然没有入围,但依然可以在黄林坑村落地生根,将小山村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健康养生、情感共鸣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目的地。”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年轻人找到用武之地

大赛还在如火如荼地角逐中,黄林坑村的发展脚步也一刻都没停歇。

在黄林坑村党群服务中心,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快大楼整体装修改造,门前的景观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从去年开始,尚湖镇持续在做一件事——打造“浙中蜜蜂第一村”,让黄林坑的蜂产品从“养在深闺”到“名声在外”,让老街的闲置房屋从“沉睡”到“热闹”,让乡村旅游从“单点打卡”到“串珠成链”。今年,黄林坑村入选浙江首批(山区海岛县)省级重点村,“浙中蜜蜂第一村”的口碑也在日益打响。这里既为蜂群提供采蜜源,也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尚湖镇积极推动黄林坑村从“单一养蜂”向“生产+研学+康养”综合发展转型。

这将是黄林坑村再次出发的一个好契机。本次专项赛得到全省高校积极响应,各支队伍蜂拥而至,带着“酿蜜”的热情扑向乡村振兴的课题。有的队伍聚焦“蜂产品数字化营销”,想让养蜂人的蜂蜜卖得更远;有的琢磨“老街闲置房屋活化”,计划把百年老宅改造成蜜蜂主题业态;还有的设计“研学路线”,想让城里孩子来这里学养蜂、识药材。

“26进8的项目筛选,我们不仅看创意,更看‘落地性’——能不能结合山环片区的实际,能不能让村民真受益,这至关重要。当看到一个个带着泥土香、沾着蜜甜味的好项目时,我们心里充满期待。”尚湖镇党委书记周群山说,期待通过这次赛事,让更多青年像蜜蜂恋花一样爱上尚湖,未来带着更多“甜蜜创意”来到这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蜂农”。

在这次大赛期间,磐安县人力社保局也向大学生发布了创业、就业和人才等相关政策,一系列扶持举措为大学生提供有力支撑,包括启动资金支持、创业贴息贷款、人才生活补贴、居住场所保障等,让“政策包”成为精准滴灌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金种子”,让年轻人在这片山水间找到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