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的婺剧情怀
记者 赵如芳
天气炎热,做戏进入了淡季,金建波刚好可以养伤,还有大把时间带徒弟。
金建波今年43岁,金东区东孝街道雅芳埠村人,十几岁学习婺剧表演,拜名家吴光煜为师,20多年来,他在婺剧的舞台上能文能武。受他的影响,妻子和女儿也爱上婺剧,兰溪油漆工周永根的儿子也拜他为师。
“婺剧的根在农村。”这一个普通的婺剧之家,让人们看到了婺剧在民间扎根、传承的鲜活案例。
拜吴光煜为师,演活“小和尚”
乌黑的长发,炯炯有神的眼睛,不管是走着还是坐着,腰板都挺得笔直。在婺剧界浸染多年,金建波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客厅里挂着假胡须,摆着刀枪,放着木鱼,它们跟随金建波在一个又一个舞台亮相。
金建波与婺剧结缘,始于金华市区雅堂街上的糖糕。小时候,他去城里走亲戚,到雅堂街买糖糕时,无意发现位于雅堂街的浙江婺剧团小剧场门口贴着招生广告。金建波小时候调皮好动,放牛时爱在沙滩上翻跟斗,还去河南登封习过武,他就去报名,想系统学习婺剧。一年半后,他选择离开。凭借武术功底,他进入民营剧团当武生。
在乡下演出多了,金建波发现,剧团想要签下演出合同,少不了《僧尼会》等经典剧目。于是,他在本世纪初拜吴光煜为师,取了艺名金小龙。
“师父教了我很多动作,甩珠子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厘米左右,上身转,下身不转;抖脸时,皮肤动,骨头不动;表演小和尚念经时,要把那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体现出来……”金建波回忆道。
通过勤奋练习,金建波将《僧尼会》中的“小和尚”演得出神入化。2022年11月20日,他到金华开发区新世纪花园表演,小区居民看后非常喜欢,特意给他送上自己画的牡丹图。
除了“小和尚”外,金建波在《九件衣》中饰演的李文斌、在《北湖洲》中饰演的铁木尔、在《断桥》中饰演的许仙,也都栩栩如生,文武兼备。有一些粉丝追着他看演出,还有一些摄影师欣赏他,让他有演出就通知自己来拍摄。
在金建波的影响下,他的妻子章赛兰也喜欢上了婺剧。章赛兰的籍贯是丽水缙云,跟着金建波四处演出。她记忆力好,记台词、腔调、动作很快。有时,剧团里一些小角色临时缺人,她就上台救场,扮演书童、丫鬟之类的角色。
金建波和章赛兰的女儿金明珠今年10岁,从小在剧团里耳濡目染,接受能力强,两岁就能做出“卧鱼”的动作。她在团里摸刀弄枪,扮演起角色来有模有样。
收徒授艺,婺剧薪火相传
金建波的粉丝中,有来自兰溪的油漆工周永根,今年58岁。
周永根是梅江镇民益村人,他的父亲在当地一个坐唱班扮演小生。他从小喜欢婺剧,嗓音不错,很想进入婺剧团,像父亲一样穿上戏服表演。但因家庭条件不好,没有去学习表演,而是在家里种地、饲养兔子和羊。后来,他去做了一名油漆工,在“刮大白”之余,依然保持着对婺剧的喜爱。周围有婺剧表演,他津津有味地看着,在台下哼着。吴光煜、郑兰香、陈美兰等婺剧名家,他耳熟能详。“想当年清明节西湖游春,湖船上遇娘子一见倾心……”折子戏《断桥》里的选段,周永根哼唱起来,抑扬顿挫,音色饱满。
追戏时,周永根认识了金建波,认为他的艺术水平精湛,在台上将喜怒哀乐等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两人渐渐成为朋友。
周永根的儿子周志豪今年17岁,也对婺剧情有独钟,8岁就能唱《九件衣》《徐策跑城》里的选段。初中毕业后,他想去学习婺剧表演。
通过抖音,周志豪认识了金建波,想向他学习。深入交谈后,金建波才发现,周志豪原来是兰溪戏迷周永根的儿子。今年2月,周志豪正式拜金建波为师。每天,金建波让周志豪练习压腿、走台步、拿刀枪等基本功。偶尔,周志豪也有懈怠的时候,金建波会用老话鼓励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他的传授下,周志豪的功力日渐增长。
本月底,金建波将到兰溪华通婺剧团当导演,为演员们排练剧目。从事婺剧演出27年,他舍不得离开这个舞台。
周永根也希望儿子能登上这个舞台,当年自己未圆的梦,希望儿子能帮忙实现。(图片由江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