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绿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倪捷:

在“两新”深度融合中加速企业焕新跃升

作为扎根金华28年的电动两轮车行业领军企业,绿源集团推进“两新”深度融合首先体现在构建了三维创新体系。一是以标准重塑行业高度,主导制定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9项,其中数字化电池AI诊断技术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体系;构建“一院两中心”创新平台,形成标准化研发矩阵。二是以人才激活技术突破,创新平台会聚287名研发人才,含15%国际专家团队;独创“双导师制”培养体系,2024年研发投入达1.4亿元(占营收5.74%),持续夯实技术攻坚基础。三是以知识产权筑牢技术壁垒,累计获授权专利693项,3次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保护网。

绿源集团在推进“两新”深度融合过程中,逐步打造四大创新实践标杆。一是数字化电池技术产业化突破新标杆,在技术革新上,铅酸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600次(行业平均300次),突破储能领域寿命瓶颈;在产业落地上,建成数字化电池监控平台,系统性提升电动两轮车续航与安全性能;在市场验证上,数字化电池技术配套车辆超200万台,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中的续航焦虑与安全痛点。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新标杆,在校企深度合作方面,与浙江大学共建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率达92%。以链主企业身份带动12家供应商建立创新中心,采购成本下降18%。在用户共创模式方面,搭建30万级用户需求数据库,推动新品开发周期缩短40%,实现从“技术驱动”到“需求牵引”的创新转型。三是机器人技术跨界创新应用新标杆,在技术移植上,复用电动车电机核心技术,实现工业机器人动力系统升级;在产线柔性改造上,共享3C产品产线资源,构建快速样机试制能力;在场景化验证上,完成200小时连续耐久测试,为跨行业技术落地提供数据支撑。四是绿色智造体系升级实践新标杆,建成行业首个绿色工厂,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2024年单台产品能耗同比下降23%,树立新能源交通领域绿色制造新示范。

未来,绿源集团将实施三大生态赋能工程。一是强基工程,规划筹建机器人专用电机智能工厂(2026年投产),聚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与智能化升级。二是协同工程,开放5项核心专利共建行业技术池,联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定向培养200名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强化创新人才供给。三是链接工程,牵头组建长三角新能源交通创新联盟,打造“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