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生态为底 文化为魂 艺术为媒

九和乡推动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记者 毛伟军

上个周末,一场主题为“九合共融·乡见未来”的艺术驻村计划在磐安县九和乡启幕。来自高校、影视文化公司、书画机构及省内外艺术名家齐聚于此,共同探索“生态为底、文化为魂、艺术为媒”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文化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

生态禀赋优渥

文化底蕴深厚

九和乡地处磐安东北部、“浙江之心”,与东阳市接壤。56.02平方公里的乡域内,11个行政村如明珠般散落群山之间。这里森林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千年木樨、金丝榔等古树名木与潺潺溪流相映成趣,形成休闲避暑的绝佳环境。

近年来,九和乡深挖百年婺剧文化,对三水潭村等古村落进行整体提升,成功打造“婺江源头婺剧村”品牌,获评第五批“浙江省戏曲之乡”,连续五年举办的文旅活动,有效提升了知名度。通过“一村一特色”策略,该乡培育了婺剧文旅、来料加工、亲子游乐、“一莲一草”等多元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九和九样”农产品、“九和九宴”农家餐饮,让高山菜、土蜂蜜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仅三水潭村,通过承办全省婺剧演员培训班、与省婺剧院共建基地,已发展28家共享农屋,村民人均收入从2.4万元增至3.8万元。

艺术驻村破题

注入发展动能

面对如何让婺剧文化IP持续焕发活力、如何深化研学产业与生态资源结合、如何打通全乡文旅产业发展痛点难点等课题,九和乡艺术驻村计划提供了创新解法。

启动仪式上,九和乡政府分别与浙江墨雨乡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古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文化艺术合作协议,搭建专业艺术资源引入桥梁。更为重要的是,浙江古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三水潭村现场签约,敲定长期文化艺术落地计划,并为合作项目揭牌,为艺术在乡村的持续深耕奠定坚实基础。

多次考察九和乡的浙江墨雨乡居负责人邱雄风表示:“九和生态宜人,民风淳朴。我深耕书画艺术多年,期待能为这片土地播撒更多文化艺术的种子。”

描绘共富新画卷

乡见和美未来

签约仪式后,艺术家们深入三水潭村,漫步古民居巷道,探访溪流石斑鱼生态区,沉浸于婺剧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深入了解村落历史、独特自然风貌与深厚的婺剧底蕴。他们或驻足观察,或提笔速写,记录触动心灵的瞬间,初步选定创作点位,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

缙云县工艺美院教师金向军在采风时感慨:“沿着山路来到三水潭,山水绝佳,是婺江源头,更蕴藏独特婺剧文化。这美美与共的环境,定能激发无限创作灵感。希望通过我们的画笔,让更多人知晓九和、走进九和。”

活动期间,三水潭村杨氏宗祠内笔墨飘香,书画艺术家们现场创作:或以三水潭老屋为景,勾勒乡村岁月痕迹;或聚焦山水风光,展现九和乡自然之美;或围绕婺剧人物,再现传统戏曲韵味,用画笔定格九和乡的人文与自然魅力。

据悉,“九合共融·乡见未来”艺术驻村计划是九和乡深化文旅融合、提升乡村文化品质的重要举措。“九合共融”,融的是山水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乡见未来”,见的是古村焕新、共建共富。

“九和乡将以此次艺术驻村为起点,着力整合国内外高端艺术资源,目标构建集艺术展览收藏、创作研学交流、影视文化体验、特色服饰产业孵化于一体的文化艺术综合体与乡村美育高地,让艺术在九和的沃土中生根发芽,为‘九曲山水、和美天地’持续注入文化新活力,绘就共同富裕的崭新画卷。”九和乡党委书记陈珊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