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激发创新动能 筑牢安全屏障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胡肖飞/摄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更加坚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强化使命担当,紧紧围绕“遏较大、控事故、提本质”目标,切实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光荣使命,以更高标准谋划工作、以更新举措破解难题、以更实作风狠抓落实,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筑牢安全基石。

深学细悟凝聚共识 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坚定扛起政治责任,深刻领会全会对于指引我市竞逐创新发展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重大战略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推进学习走深走实、精神入脑入心。迅速动员部署,掀起学习热潮。

局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市安委会成员会议暨安全生产“四色”风险管控工作推进会等,原原本本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创新构建“四色”风险管控体系,推动安全监管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研讨会,中心组成员结合分管领域谈思路、谋举措,精准谋划应急管理创新载体;局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县(市、区)、乡镇(街道)及重点企业开展专题宣讲,推动全会精神直达基层一线、融入安全实践。推动全员覆盖,凝聚奋进合力。各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分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讨论,引导大家立足岗位职责找差距、定目标、提对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化创新意识、坚守安全底线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深耕主业创新实践

以实战效能彰显担当作为

局党委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聚焦应急管理核心职能,推动创新举措落地生根,以安全硬保障护航高质量发展。创新风险管控模式,夯实安全发展根基。迭代升级“4353”“1833”“1618”体系机制运行,推出“金安体检+”护企服务机制,纵深推进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动火作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效应对梅雨季强降雨、30轮强对流和台风“丹娜丝”“竹节草”等,实现人员“零伤亡”、灾害损失轻。深化数字赋能应用,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承接全省“AI+隐患排查”场景试点,推动7448家生产经营单位接入AI智检系统,通过智能识别、自动抓拍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有效破解基层监管力量不足难题。创新“金安码”治理模式,将“九小场所”和企业纳入数字化管理,实现“一场所一码、一码管安全”,目前婺城、武义试点已纳管场所796家,通过扫码自查整改隐患1567处。构建立体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创新推进“无人机+”低空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建设,采用“1个市级主基地+2个县级分基地+N个起降点”的“1+2+N”布局,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救援新格局。今年以来,无人机技术已在20余起森林火灾等应急救援实战中应用,实现高效处置、零人员伤亡。

创新深化“三强工程”

以新质战斗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秉持“善谋、强攻、求变、争先”的工作理念,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深化推进强基础、强体系、强能力“三强工程”,以创新思维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支撑。

深化“强基础”,到边到底筑牢安全防线。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严格贯彻落实“四张清单”,强化统筹调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91项任务111条举措落实落地见效。强化源头治理基础,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抓深抓实9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统筹推进电动自行车、燃气等4大专项整治任务,深化冷库、电气焊等7项“一件事”改革,完成“一县一专项”“一专委一专项”整治目标。筑牢群防群治基础,深入开展百万员工大培训、“三个来”应急技能培训演练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实现规上生产经营单位员工掌握率达90%以上。

深化“强体系”,善谋善统健全体制机制。拧紧责任闭环体系,修订完善《金华市“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厘清光伏、冷库、电梯安全管理等部门职责边界,切实消除监管盲区和风险隐患。优化统筹运行体系,强化安委会“1+7”、防减救灾委“1+5”运行模式,迭代升级安全生产“4353”工作范式、“1833”联合指挥体系和“1618”救援指挥体系,推动市县乡三级上下贯通、一体联动。迭代精准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四色”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推动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分类分级监管,精准高效管控安全风险。深化“AI+基层应消”应用,大力建设推广“金安码”数字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赋能最小网格排查隐患,打造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的安全发展环境。

深化“强能力”,实战实训锻造过硬本领。提升应急指挥救援能力,迭代运行应急指挥部、专项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部协同机制,出台《强降雨“5433”预报预警和响应联动机制》,提升强降雨预报预警和联动处置能力。提升低空救援能力,强化市级无人机应急消防智慧救援大队和7个县(市)中队建设,持续开展火情侦察、物资投送、灭火弹投掷等科目训练演练,进一步提升低空救援能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着力破解“三断”情况下通信保障难题,综合运用无人机、370M、卫星组网、北斗融合终端、公网背包基站等装备,提升“公专融合、宽窄结合、空地一体”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