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走出生态共富路
●原著摘录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要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要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重要江河湖库、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重要生态系统等保护补偿,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让保护修复者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者付出相应代价。
——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第十章《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7月17日)
●心得体会
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美誉,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2024年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试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强调“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磐安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是对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印证。
在我工作的玉山镇,依托高海拔、无污染的地理环境,茭白、茄子等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高山蔬菜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近3年,全镇高山水蜜桃种植面积实现连年翻番,市场上的猕猴桃10~12元/公斤,本地农场的红心猕猴桃可以卖到40元/公斤仍供不应求,生态农产品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这些年,磐安一以贯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安文街道墨林村,背靠青山绿水和民居古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开办民宿、农家乐,推开门是景区、关上门是别墅,既能照顾爸妈又能赚钱养家。
磐安的实践充分证明,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这条路不仅守护生物多样性,更富了百姓口袋,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鲜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