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百岁老人李兴发的百万善举

李兴发的部分捐款记录

记者 于兴勇

10月13日下午4时,永康市天和景园小区,李阿姨轻柔地将百岁父亲李兴发的病床摇起,细心地为老人清理痰液。插着输氧管的老人虽言语不便,却仍向访客点头致意。

这个看似普通的照护场景背后,是一位世纪老人用一生书写的慈善长卷。

七十年捐款超百万元

照料好父亲,李阿姨抱出几个鼓鼓的文件袋,里面装着的是老人多年的捐款记录。“这是2007年到2023年的,更早的资料还没整理完。”她轻声说。

随手翻开,每一页都是一段温暖的记忆。村里修路捐10万元,90大寿时为方岩镇象瑚里村179位老人发放6万元红包,96岁寿辰时向村老年协会捐赠101666元……数字背后,是老人始终如一的善心。截至目前,李兴发投入公益的款项累计超过百万元。

9月27日,这位百岁老人又向永康市日行一善公益协会捐出10万元。“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这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生践行的信念。

创业成功不忘来时路

1925年,李兴发生于象瑚里村一个普通农家。16岁走出校门,他立志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回忆录中,老人这样总结:“从开始走上社会苦干起,我便喜欢帮助比自己更贫苦的亲朋良友,自始至终已有七八十年。”

青年时期,他只身前往江西上饶广丰创办五金铸造厂,凭借勤奋与智慧,用了不到10年时间,娶妻生子,经营成功。1980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到故乡,退休后继续经商办厂。

无论身在江西还是故乡,李兴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象瑚里村党支部书记应高洪告诉记者,他对李兴发老人帮助村里低收入人员和资助村老年协会以及村庄建设的事比较了解。

“几十年来坚持帮助困难群众,村里老百姓有目共睹,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给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应高洪介绍,前两年,李兴发老人在村里提供的低收入人员名单基础上,提出还要增加一些,总想着能多帮助一些人。应高洪说,他曾善意提醒老人,年纪这么大了,该好好养老,这些事可以放一放了。但他不以为然。

好家风代代相传

老人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受助者,更深深影响着整个家族。

70多岁的程能生至今记得,2007年他任永康明珠学校书记时,李兴发曾对他说:“买件好的衣服要3000元,这是贫困学生3年的生活费了,肯定要资助他们的。”

“做人不能太自私,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这句朴素的家训已深深烙印在儿女心中。李阿姨告诉记者,在父亲影响下,兄妹四人相处融洽,经常轮流陪伴老人。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捐出6万元,向永康市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百岁之年登上方岩山再捐10万元修筑山路……李兴发的善举如涓涓细流,从未停歇。

病床边的文件袋还在,里面的每一张单据、每一本笔记,都是李兴发的“勋章”。百岁高龄的他或许再也不能下床行走,但“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的信念早已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儿女,也温暖了受帮助的人。李兴发的善行,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是细水长流的坚守,让我们看到:善良,从来都能跨越岁月,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