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户居民用上“一户一表”
记者 吴彰义
10月20日,张建新、丁荣光、李小英、金俊等居民带着一面写有“心系百姓办实事 真诚服务为人民”的锦旗,来到婺城区城东街道旌孝街社区。这些居民居住的县服宿舍楼位于双井弄28号,始建于1993年。这栋曾因电力线路老化,不时发生用电故障的无人管理楼栋,在街道、社区与电力部门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电力“一户一表”改造,36户居民彻底告别用电烦恼。
县服宿舍楼是无物业管理楼栋,长期以来36户居民共用1个总表。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原有电力线路损坏严重,不仅频繁出现断电、跳闸等问题,还因电力负荷大发生过电线着火等事故,成为困扰居民生活的“老大难”。
“谁家用一下大功率的电器就跳闸,真是既闹心又影响邻里关系。最怕的还是电线着火,楼道里、外墙上的电线突然自燃,大家吓得够呛。”张建新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困扰。
早在10多年前,居民就想安装“一户一表”,然而进展并不顺利。“原单位重组,原来的负责人也走了,楼栋无人管。”李小英说,早前有邻居牵头,好不容易联系好相关部门,但改造需要10多万元费用,有些住户就不愿意了。“一年电费没多少钱,一下子花那么多钱改造不划算,事情慢慢就搁置了。”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各家条件好了,用电的矛盾就来了。
“拉过来的线路很细,家里电器用得多了,尤其是夏天,动不动跳闸,很烦心。”张建新说,有人买了电动自行车想要安装充电桩,但没法弄,还有居民想要安装峰谷电表也实现不了。
今年7月,张建新等居民向社区反映,希望重启“一户一表”安装工作。
“居民意见非常统一。”旌孝街社区网格员方宁珊配合楼道长、居民代表广泛征询住户意见,发现100%的住户同意安装“一户一表”。
方宁珊介绍,县服宿舍楼前几年进行过老旧小区改造,当时预留了电线接线口,能给居民省不少钱。现在安装“一户一表”的难点不在于资金,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产权证。县服宿舍楼是集资房,土地属于租赁性质,居民没有产权,只有居住、使用权,因此无法向电力部门申请安装“一户一表”。
“小方陪着我们向街道反映,又多次与供电部门联系。”金俊说,社区将电表改造列为民生实事,方宁珊多次走访电力部门,反复沟通改造方案与费用分摊事宜。经过多次协调,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城东街道、旌孝街社区一次次实地勘察线路、一遍遍耐心沟通细节,用专业的态度和高效的行动,给出了方案:街道、社区出具楼栋房屋所有人相关情况说明,电力部门负责安装,承担表前安装费用,居民承担表后安装费用。
10月20日,电力工人进场施工,更换老化线路、安装电表……各项工序高效推进。如今,崭新的电表整齐排列,电力线路安全规范,居民缴费便捷、透明。
“从协调资源到推进施工,社区全程帮我们跑腿,电力部门也给予了支持,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张建新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电表改造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用电难题,更凝聚了社区治理的向心力,彰显了部门担当与社会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