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激活”次卡先交24700元

谁动了健身会员的“奶酪”?

[浙江新闻名专栏]

记者 黄珊 卢师慧

近日,市民叶女士致电市新闻传媒中心热线83186666反映,2020年,她花费5000多元在速普健身(保集店)办了一张健身年卡,有效期为5年。今年9月25日,她接到自称是速普健身教练的来电,对方询问那张很久未使用的健身卡是否考虑转让。

“对方说因为店铺装修等原因,我那张卡有延期服务,现在还有400多天有效期,可以转卖800元。”叶女士说,考虑到自己也不太使用,于是同意前往健身房了解详情。

9月26日,叶女士来到速普健身(回溪店)二楼,一名自称姓岳的教练介绍,公司正在举办回馈会员活动。

“他说为了留住客户,公司赠送我2万多积分,现在积分可以兑换成健身次数,也可以转卖。”叶女士说,对方表示,有顾客有意向购买这些次卡,但按照公司规定,她需要1比1缴纳等额现金才能激活领取这些次卡。

因为洽谈地点是在健身房内,且这是一家连锁店,于是叶女士没有多想,刷卡支付了24700元,激活领取了次卡,并签订了《速普健身会所会籍协议书》。她说:“对方承诺,如果次卡没有转让出去,可以无理由全额退款。”

10月7日晚,叶女士联系岳教练,询问何时可以签订次卡转让协议?对方让叶女士10月8日到速普健身(保集店)找张经理。然而,速普健身(保集店)工作人员告知,张经理因病不在店中。10月9日,叶女士再次来到速普健身(保集店),被张经理告知“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了”。

此后,叶女士多次联系岳教练均未得到回复。10月14日,叶女士又联系张经理,对方让她次日到速普健身(回溪店)找一名负责人。然而,10月15日,叶女士见到负责人后,对方称不认识岳教练和张经理。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店里完成的,并且当时两人和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是认识的,合同也是速普健身的合同,现在说不认识。”叶女士对此不认可,随后选择了报警。

“警察让我拨打12345热线反映。”叶女士说,城北街道工作人员曾打电话告诉她,类似情况已发生8起。

10月22日中午,记者来到速普健身(回溪店),店铺正常营业中。前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仍可以办理健身卡,费用为1480元/年。

二楼健身区有三四名会员正在健身,一名在场的健身教练告诉记者,现在速普健身(回溪店)仅剩他一名教练,其他教练均已离职。

对于叶女士的遭遇,这名教练坦言:“我也是半个月前才知道这件事的,其他教练的做法我不知情,我自己的会员是保护得很好的。”

据了解,速普健身在金华有4家门店,其中三江印店已关停,保集店、中海九樾旗舰店、回溪店仍在营业中。

今年8月15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部门在预付式消费监管中的职责分工,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加强监管。其中体育部门负责体育健身领域,包括健身房、瑜伽馆、游泳馆、篮球馆、足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健身场所经营主体。

10月22日,婺城区文旅体局体育科负责人表示,相关工作人员已联合街道、市场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多次上门协调。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