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不一样的“秋日课堂”
记者 黄娇丽 通讯员 楼筱筱/文
通讯员 潘丽丹/摄
秋高气爽。连日来,东阳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紧扣秋日特色,集中开展系列研学、实践体验活动。活动以“亲身参与、寓教于乐”为核心,覆盖农耕劳作、文化探寻、自然探索等领域,各学段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体悟成长,让“实践育人”的理念在秋日里落地生根。
田间校园皆课堂
这个秋天,东阳多校将劳动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在田间地头感受劳动的魅力和价值。
10月27日,东阳市外国语小学一、五年级学生结伴走进湖溪八里湾的稻田。金黄的稻穗,让一年级学生发出阵阵惊呼;五年级学生化身“小老师”,带着学弟学妹探秘水稻生长,学习收割技巧。
连日来,多所学校的“丰收体验”在这里同步上演。横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八里湾的甘蔗地体验劳作,从采收到榨汁、制作冰糖葫芦,每一步都浸满乐趣;东阳市飘萍小学学生也赴此处开启丰收之旅,聆听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后,孩子们在蔗田间穿梭,采收“甘蔗王”,古法榨汁的清甜让大家直呼过瘾。此外,横店小学教育集团横祥校区将田间课堂设在白溪江共享田园,学生参观水稻种植基地后,亲手制作叫花鸡、包饺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校园里的劳动同样鲜活。任湖田小学首届科技劳动节上,五年级学生系着围裙学做馒头,面团在手中变成小兔子、玫瑰花;六年级学生在“开心农场”开展挖番薯大赛,尽享丰收喜悦。吴良小学“童乐园”劳动基地里,第十七届“园艺节”挖番薯活动趣味十足,更添师生互动温情。学生们分工协作,搬运、擦拭番薯,清理田地、播下新种,在劳作中深刻体悟耕耘的艰辛与传承的意义。
多元体验植情怀
依托东阳本地文化与红色资源,各校打造出一批有温度的文化实践课,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在横店广州街景区,东阳市外国语小学二、六年级学生以“鸦片战争不能忘”为主题研学。禁毒展厅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危害;《鸦片战争》拍摄地的古建场景中,“落后就要挨打”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趣味剧本游戏环节,高低年级学生组队完成“搜毒”任务,禁毒知识在互动中入脑入心。
国防教育方面,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横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外滩景区。升国旗时的肃立致敬、军人故事宣讲时的动容聆听,让爱国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萌发。登上“534”金华舰,令学生们兴奋不已;“向海图强”课程中,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事迹,更让不少学生许下“立志报国、勇攀科学高峰”的心愿。
在传统文化体验方面,东阳市飘萍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横店清明上河图景区,在活字印刷、造纸术体验中,真切感悟古人智慧。
童趣里探天地
针对幼儿与小学低年级学生,实践活动以自然探索为核心,用趣味互动守护童真。
10月24日,防军柽溪幼儿园的石榴树下格外热闹,“怎么摘石榴”引发激烈讨论——摇树、爬树、用棍子打。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最终决定借助工具攀登采摘。活动中,“小心树枝”的提醒声、“架这里刚好”的讨论声交织耳畔。剥开石榴时,晶莹的籽儿、清甜的香气让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溢于言表。
千祥实验幼儿园大班组的秋游也充满乐趣。秋风里,孩子们奔跑嬉戏,收集着红色“小手掌”似的枫叶、黄色“小扇子”般的银杏叶。“我的叶子最特别”的分享声不绝于耳,随后他们还将落叶贴在卡片上进行创作,让秋日色彩与童真创意碰撞出独特的成长记忆。
此外,“耕读磨砺”、国防军训等活动,让各校秋季实践同样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秋日的东阳,田间、景区、校园皆是生动课堂。这场覆盖全学段的秋季实践活动,将劳动、文化、自然教育融入沉浸式体验,是该市深化“实践育人”的生动缩影。
各校立足学段特点,创新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秋日里玩有所乐、学有所获;东阳市教育局统筹资源、搭建平台,引导学校打造特色实践课程体系。未来,东阳将继续以季节特色为契机,丰富研学实践内容,让更多学子在体验中拓宽视野、涵养品格,让“实践育人”的种子持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