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擦亮“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
我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
记者 叶骏 文/摄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不断擦亮“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故事,已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浙江人踔厉奋发的精神动力。为将“真理的味道”转化为“真理的力量”,去年7月,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举办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正式发布“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全省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议事机构,对一体化建设进行指导、咨询、示范、研判等。
同时,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和设区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应运而生,在孵化品牌活动、打造示范“金课”、形成研究成果、培养优秀师资等方面发挥“排头兵”“尖刀连”作用。
2024年8月底,金华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印发《金华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建成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金华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
近两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相继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举办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各县(市、区)及学校也积极行动、合作探索。我市各地通过建好“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强“大师资”,形成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辨识度的实践教学基地、优质教学资源、品牌示范活动和高水平思政“金课”,形成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高校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金华高校积极发挥理论研究、师资培养和资源供给优势,主动联系县(市、区)教育局、中小学校,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共同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4月,浙江师范大学牵头创立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师范大学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持续深化探索,以资源融合、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科研四个“一体化”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工作创新。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葛永海在2024年推进会上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浙师大将持续着力在体制机制一体化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结合、科研教学一体化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为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多浙师经验、浙师智慧。
金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中,积极探索分层联动与特色创新,以“真理的味道”为内核,联合中小学打造“真理的味道·同心育金匠”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在与地方学校的合作中,学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与共同体内各学段代表展示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金职做法”:通过建立“目标分层、内容衔接、方法递进”的课程体系,聚焦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同课异构、目标进阶,打造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育人金课,让思政教育从小学“种种子”、中学“培根基”到大学“育栋梁”,实现育人目标的螺旋上升。
近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大思政课”建设领域捷报频传,品牌建设、案例评选、课程竞赛多点开花,接连斩获重要成果,充分彰显了学校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扎实成效与引领作用。近年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深挖地方资源,聚焦“大思政课”建设,在大中小学一体化贯通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打造特色品牌、绘制实践地图、提炼典型案例、打磨优质课程等多元举措,不断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2024年10月以来,金华开放大学立足学校资源优势,联合金华市第六中学、金东区实验中学、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等16所不同学段学校,牵头组建“金种子”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联盟。该联盟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案例课题、社会实践、理论宣讲等方面整合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合力,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彰显学校“大思政课”的育人成效,携手上好这堂“金种子”课。
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践
我市各县(市、区)教育局积极牵头抓好本辖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主动对接在金高校,统筹区域内中小学、中职学校、教研机构等单位,积极打造区域一体化建设品牌。
近年来,义乌市立足《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的政治优势和联盟合力,挖掘义乌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发挥3所高等院校、153所中小学校的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初步形成“顶层设计有高度,深耕实践有深度、品牌创新有亮度”的工作格局,打响具有义乌特色的“真理的味道”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品牌。比如,确立“真理的味道·望道薪火”义乌品牌,“真理的味道·望道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真理味·石榴红”佛堂品牌,逐步形成了“信仰教育与地域文化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区域品牌与校本特色衔接”的“真理的味道·望道薪火”品牌集群。
义乌以“人人都是思政课教师”为理念,各学段都有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团队,2024年义乌团队获评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示范团队。2025年组建50人次的“望道行”思政宣讲团,还将聘请100名校外思政导师,努力建设高素质、立体化、多行业的大师资。
近年来,兰溪深入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以“爱国爱党爱家乡 立德立功立言”(简称“三爱三立”)为中小学思政教育主题,以“打开校门办思政,协同创新促发展”为思政协同教育理念,在该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思政教育,荣获第八届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奖。2022年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三爱三立”思政教育现场会在兰溪召开,成功打造“三爱三立”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兰溪样本。
我市注重选树、表彰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与个人,如今年的一体化推进会上,“民族复兴思政教联体”示范团队、“三爱三立”协同思政示范团队、“歌山画水”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示范团队等10个团队,获颁金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示范团队;婺城区“走向共同富裕”、义乌市“守文化根脉 育时代新人”、金华开发区“婺窑载道传薪火 四阶融创育新人”等10个课程,获评金华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示范“金课”。
5月30日,金华开发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暨“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巡讲活动启动仪式在宾虹小学召开。在思政金课示范展示环节,来自罗埠小学、南苑中学、九峰职校、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四个学段的老师们围绕“婺窑载道传薪火”主题,为全体参会人员送上四节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自2019年起,金华开发区打造“菁莪·家掌通”思政课创新平台,开创万人同上思政课新模式,建设“四横三纵”式全覆盖家校社协作育人体系,已形成独具金开特色、有影响力的思政教育品牌。
义乌市望道中学积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唱响“真理味甜”思政教育主旋律,筑牢“真理味甜”思政教育主阵地,锻造“真理味甜”思政教育主力军,拓宽“真理味甜”思政教育主渠道,彰显“真理味甜”思政教育主担当。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更有望道特色,在评价激励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在信仰教育活动形式上更加丰富新颖。
我市有关学校不仅与本地高校贯通合作,还主动对接全国知名高校推进一体化建设。2024年7月3日,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在金华一中揭牌,同时举行以学思践悟“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为主题的思政研讨活动,各方共同探讨如何让思政课更富有活力、张力和魅力,兼顾有意义和有意思,成为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甚至“爆棚课”。双方将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在机制共筑、师资共建、人才共育、课题共研、课程共培、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建好思政教师“主力军”,做强思政课“主渠道”,筑牢学校思政教育“主阵地”,推动人才培养之思政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大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作为全国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金华始终坚持德育工作“首位战略”,突出德育工作的先导性、综合性、一体性、实践性、协同性,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思想铸魂”“实践育人”“环境育人”“一校一品”四大工程,大力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3月5日,2025年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在聚焦立德树人,深入实施“全面育人争先行动”方面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望道精神”发源地优势,实施金华思政金课“123”工程,组建10个一体化课程团队,打造20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打造100节左右思政“金课”,遴选100名校外优秀人物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建成100个以上校内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建设,力争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5月23日举行的金华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我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具有金华思政教育特色的“真理的味道·望道薪传”大思政工作品牌。会议强调,一是打造一批优质课程,二是锻造一支专业队伍,三是开辟一批实践路线,四是营造一种协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