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双溪

[散文]

谁不是在努力地生活

□ 彭 莹

早起去菜场,见一老头的菜特别好,便不由自主地夸他:“你这菜可真新鲜!”他说:“能不新鲜吗?凌晨2点多打着手电筒收的!”我钦佩踏实卖菜的人,新鲜的背后,藏着他们起早贪黑的辛劳。扎着围裙熟练地为顾客称鱼剖鱼的小章告诉我,其实最难受的不是冬季,而是昼长夜短的夏天,凌晨3点必须醒来。因为天热睡得晚,每每感觉自己才打了个盹,便又要开始忙活了。眼皮打架也得起,毕竟日子得过啊。

纪录片《早餐中国》有一集讲述了四川内江两个离婚的人,各带一个娃,偶然认识后重组了家庭,还合开了一家牛肉面店。男娃中考成绩不理想,花了6万元才读到一所普高。6万元,意味着得多卖5000多碗面条。老板也就是孩子的后爸对他说:“你只要问问自己想不想读书,要不要读书?钱的事是大人的事。”男娃点了点头。这时,背景音乐起了,是温兆伦的《随缘》——“冷冷暖暖都必须承受”。还有一个在福建卖扁肉(馄饨)的,10年前做钢筋生意,亏了400万元,房子车子都卖了,欠了一屁股债。穷得连烟都抽不起,人家追债追到了老婆的早餐店。他老婆求他们不要这样,说只要让她踏踏实实做生意,钱一定会还的。于是夫妻俩从清晨4点多开始干活,一直要干到晚上11点。最后,这男人说了句:“让我老婆跟着我受苦了。”随即抹起了眼泪。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捧起《红楼梦》,你会发现,贵如贾母,亦有诸多不如意。刘姥姥只看到她的锦衣玉食、子孙满堂,却不知这位貌似享尽人间富贵的“老寿星”心底的酸楚——最疼的小女儿贾敏先她而去,孙子贾珠英年早逝,大儿子贾赦一味好色,两个儿媳一个愚笨,一个古板。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朝堂之上的虎兕环绕,还有翻云覆雨、让人忐忑的帝王恩宠,都预示着风雨欲来。作为老祖宗,她目睹了百年的簪缨世家从烈火烹油的繁华渐渐步入举步维艰的困顿,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带来的不安已经分外让她蚀心,何况暮年的她还要接受视若珍宝的外孙女黛玉的病亡。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一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事。哪怕如此,她不是还得苦苦撑着吗。

那天给老爸送了螃蟹。我知道近年的他节俭了不少,平日里应该不舍得买。蟹肉丰腴,滋味鲜美,他未免感叹了起来,说小时候家境富足,五六十斤的小水缸里,上半年装着满满一缸的黄鳝,到了秋风起菊花黄的时候,缸里都是螃蟹,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可惜那时不知珍惜。

我说,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啥滋味都要尝尝。人生也是个努力的过程,哪怕被生活不断地捶打,依然要好好活着,为自己,也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