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等待一场花事
□ 吕映珍
我在等一场花事,很虔诚地等待着。
立秋刚过,我就开始了等待。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可是夏迟迟不肯交出权杖,赖在秋的国界里徘徊不去。热啊!这样的秋!
桂花怎么还没开啊?一周总要念上两三次的,像个幼稚的孩童,纯粹执着。失望,一次次凝结……若没有桂花,秋天还怎么称之为金秋啊。
霜降前日。风终于换了性子,不复前几天的燥意,掠过脸颊,竟有了两三分凉凉的感觉,带来一番秋日的清寂。
门前的那几棵大桂树爆出了花芽,小米粒般大,黄绿黄绿的,长着细细的尖尖儿。噢,在等一场冷空气的到来,它们就会“噗噗噗”地依次炸开,香透整个院落哟。
待到重阳日,秋味才浸润在满城的桂香之中。街巷间桂树缀满金粟,风过时,整个东城都沉浸在甜美的氛围里。
夜里下了雨。清早出门,秋风一阵一阵,绸缎一样拂过胳膊,柔软又清凉。湿漉漉的健身步道上,落花如碎金,铺就一地诗意。
在这样的浪漫里,我常常邀朋友一起散步,有一搭没一搭闲聊。脚下是金黄的落花丝绒毯,头上悠悠然不断有花落下来,停泊在我们的头发上、衣领上。这些桂树落花也不急,就像在桂树下絮聊着的我俩一样,从容而淡定。
聊着聊着,突然一只喜鹊不请自来,落在桂树枝头,对我呖呖,啾啾,也许是唧唧,呱呱,没捕捉得准确。欢喜的叫声里,我俩驻足,对它一笑。缘分那么奇妙,不可言说。喜鹊好,桂花好,我们心里有光。
此时最宜寻一碗桂花糖粥。
糯米熬得绵密如脂,泛着温润的光泽,恰似秋日里的一抹温柔。撒上白糖桂花,米香与桂馨交织,清甜不腻,暖意从舌尖漫至胸腹。若仍觉意犹未尽,不妨前往老字号,买上一枚鲜肉月饼。
刚出炉的鲜肉月饼,酥皮层层叠叠,轻轻一碰,便有细碎的酥皮簌簌落下。咬开的瞬间,滚烫的肉馅裹挟着鲜美的汤汁在口中迸发,浓郁的肉香与酥脆的外皮相互映衬,每一口都是对秋日最实在的慰藉。
或是来一碗桂花五白汤。
白木耳、莲子、芡实、百合和茯苓一同放进砂锅,加冰糖慢慢炖,这是家中老人的秘方。
汤煮得久了,白木耳熬出了胶质,汤汁变得稠滑,舀一勺入口,清润不腻,莲子的粉、百合的嫩、茯苓的绵,在舌尖层层化开。
添一小撮桂花,滚烫的汤汁一激,桂香便簌簌漫开。这香气裹着汤头,衬得那股清甜愈发鲜明。金黄点染乳白,是视觉的温柔;果香糅合花香,是味觉的惊喜。一碗下肚,深秋的燥气早被妥帖地润在了舌尖与心头。
公园宁静,桂花落地时有轻微的声响,簌簌如秋日耳语。
我们在桂树下且行且停,听风来,看云去。两个终日在烟火深处纠缠的灵魂,终于在这个闲暇里,在秋风路过的瞬间,逃出了自己的身体,安然地静默着,盛开着。
如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