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金开新闻

将地标建筑串联成“造城故事”

工程师走进课堂传播城市发展理念

本报消息(记者 俞萍)“同学们知道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见到的建筑,是怎么从图纸变为现实的吗?”日前,在金华市望道小学的课堂上,来自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冯小恒,用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

随着一张张图纸与实景的对比画面展开,冯小恒以生动的讲述,将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地标建筑串联成一个个“造城故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城市建设的神奇过程。

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程,是中交城投“万名工程师进课堂 点亮少年强国梦”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作为城市运营商,中交城投致力于将工程知识从课本延伸至现实,从身边的项目讲到“大国重器”,在孩子们心中早早播下科学与城市梦想的种子。

“湖底隧道是怎么修建的?”“智慧能源站如何发电?”课堂上,冯小恒以中交城投在金华重点打造的项目——金华中央创新城(南区)为例,通过新旧场景对比与互动问答,层层拆解“万丈高楼平地起”背后的科学逻辑。

当港珠澳大桥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伴随着工程师讲述中国技术在跨海工程中的突破与生态保护理念,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建桥不仅要技术高超,还要和海洋‘做朋友’。”

中交城投金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师走进课堂,并非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企业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作为片区综合开发运营方,企业不仅要做好建造者,更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建者。目前,中央创新城(南区)内交通路网、综合管廊、公园绿化与学校等配套设施正日益完善,未来还将通过产业导入与社区服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片区内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金创绿谷科创综合体已初具规模,希尔顿酒店签约入驻,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全面结顶,智慧能源系统基础建设也已完工,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700吨……这些实实在在的进展,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变革正在身边发生”。

“你们今天的想象,很可能就是明天城市的样子。”课程尾声,冯小恒的这句寄语,正呼应了中交城投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民生理念。

中央创新城(南区)的打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从一片土地到一座新城,既需要路网、建筑等“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才、教育等“软滋养”。当工程师的安全帽与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在课堂上交汇,这里有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城市未来的人才基石——他们今天的兴趣,或许就是明天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