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金开新闻

市本级首套智能化发苗系统投入使用

本报消息(记者 吴璇)“麻烦您看一下屏幕上的儿童信息和接种疫苗种类,确认无误后轻轻按一下指纹就可以了……”记者在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卫生院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现场看到,市民陈女士带着孩子完成信息核验后,接种医生仅在工位的触控屏上轻点操作,一键触发取苗指令。短短10秒后,一台AGV机器人小车平稳地从冷链通道驶出,精准停在2号接种台前,医生取出疫苗后即可为孩子完成接种。

这样高效便捷的接种场景,在智能化发苗系统投用前是难以想象的。苏孟乡卫生院预防接种科科长盛梦情昨天告诉记者,过去预防接种工作中,疫苗查找、补苗、盘点等核心环节全靠人工完成,医护人员每天要在冷库与接种台之间往返数十次,高峰时段甚至要小跑取苗。更重要的是,疫苗从冷链室人工转运至接种区的过程中,温度很容易出现断点,可能影响接种质量和安全。

如今,市本级首套智能化发苗系统的上线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系统由智能冷链存储区、AGV物流转运系统和门诊交互终端三部分组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疫苗入库、存储、出库、转运全环节的自动化闭环管理。在智能冷链存储区,各类疫苗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在不同货道内,货架上的温度传感器24小时实时监测。当接种医生通过终端下达取苗指令后,系统会自动定位疫苗位置,并放入AGV机器人小车。

“从医生发指令到疫苗送达,最长不超过15秒,而且实现‘一人一苗一追溯’的精准匹配。”苏孟乡卫生院副院长王国良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介绍,智能化系统不仅解决了温度“断点”问题,还通过自动化盘点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表示,预防接种科还从预约、取号、健康询问、登记、候种、接种、留观等环节入手,进行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门诊全场景、接种全流程的智慧升级,提升接种群众的便捷感。

刚带孩子完成疫苗接种的石若琼对这样的变化感触颇深。“以前来接种,不仅要等医生取苗,还要自己核对疫苗的生产日期和批号,总有些不放心。”她笑着说,现在整个流程就像取快递一样方便,从进门诊到完成接种只用了几分钟,而且孩子的家庭签约医生提前3天就通过微信发送了接种提醒,还附有在线预约链接,“全程不用多跑路、不用反复问,体验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