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星月集团:以闯破局 以新筑基

记者 吴越悦

在金华这片充满创业活力的土地上,一代代企业家以敢闯敢试的魄力、攻坚克难的韧劲,书写着实业兴邦的时代篇章。星月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济荣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作坊起步,到如今执掌涉足动力、农机、生物医药等多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他带领星月历经3次关键“闯关”,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以“信念不倒、精神不垮、梦想不灭、诚信不丢、奋斗不止”的“五不精神”,彰显了本土企业家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韧性与精气神。

以敢闯敢试打破垄断壁垒

“中国人得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工业产品。”这一信念成为胡济荣40年实业生涯的闯关初心。改革开放初期,五金制品市场需求井喷,但行业充斥着粗制滥造的小作坊,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胡济荣瞄准空白,毅然投身制造业,开启第一次“闯关”。

上世纪90年代,面对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境,胡济荣带领团队用3个月手工测绘、上百次试错,攻克核心技术,终结日本品牌垄断,产品入选国家火炬计划。2015年,面对传统产业增长放缓、农村丘陵地区农机短缺的现状,他顶住“零经验”和“外资垄断”的双重质疑,跨界农业装备领域,历经数年攻关,研发的高速插秧机以22%的效率优势超越日资品牌,2022年市场占有率登顶全国,填补南方山区丘陵农机的空白。近几年,星月进军生物医药赛道,再次实现弯道超车,抗癌药、糖尿病药成功获批,蚕丝医用项目填补国内多项空白。星月用一次次“从零到一”的突破,印证了“敢于在空白领域闯出一片天”的闯劲。

以稳健创新筑牢发展根基

星月的每一次闯关,都不是盲目冒进,而是“政策有导向、市场有空间、自己有底气”的理性抉择。胡济荣始终认为,企业家精神不仅要有敢闯的勇气,更要有善闯的智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带领星月以“稳根基、谋转型”应对外贸下滑、资金链危机等多重挑战,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营收的5%以上,最高达8%。

为激活创新活力,星月构建了“人才为本、产学研融合、容错机制”三重保障:与浙江大学等10余所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合办“星月班”定向培育技术人才,以股权激励核心团队,更明确研发项目“合理试错”机制,让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如今,星月手握600多项专利,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单位,从摩托车配件到智能农机,从传统制造到生物医药,每一次产业升级都紧扣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用稳健创新筑牢企业发展的“压舱石”,也为金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以实业初心反哺区域发展

“企业的根在地方,发展要融入区域生态。”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康企业家,胡济荣始终将企业发展与金华经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星月的农机产业带动了金华周边零部件加工、销售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研发平台向区域中小企业开放,助力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其智能化农机装备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公益捐赠、就业帮扶等举措持续反哺社会。

从带领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到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杰出民营企业家等称号,胡济荣的闯关之路,始终贯穿着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他将永康五金精神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相融合,传递给新一代创业者“守初心、敢创新、能吃苦”的闯关经验,更通过新老交替让“五不精神”代代相传。如今,星月正聚焦高端化疗药、智能化农机等核心领域,计划以产业链龙头效应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升级,助力金华高质量发展。

时代呼唤闯将,发展需要担当。胡济荣用40年实业深耕,生动诠释了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更多市场主体敢闯敢试、勇毅前行,共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