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金东元素在这场儿童文学展上熠熠生辉

□记者 吴奕静

9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之江文化中心的浙江文学馆。“阿郎孩子王”金华儿童文学展在三楼综合临展厅展出一个多月后,即将闭展。下午4时,现场还有部分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展,“趁撤展前再带孩子过来感受儿童文学的趣味和魅力。”

据了解,这是浙江文学馆首次开启地级市展览模式。展馆内配色活泼、充满童趣,儿童文学的名家名作被做成了灯箱悬于吊顶。浙江文学馆的讲解员介绍,此前很多观展者评价,“一米”的高度加上整体明艳的风格,很符合儿童的喜好,也将金华作为儿童文学热土的氛围很好地进行了表达。这其中,就有来自金东的闪亮身影。

“永远的孩子王”鲁兵是金华儿童文学版图中的重要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主编的睡前故事书《365夜》风靡全国,7年间印数超过600万册,成为中国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讲解员介绍,文学馆内临展厅的上一个展是鲁迅展。而这次展览中,有一个专门的版块便是“鲁迅麾下之小兵”,以表达鲁兵先生对鲁迅的崇拜敬仰之情。在展厅中央还摆放着一块大屏幕,那里轮播着鲁兵先生的三部经典作品:儿童诗版《小蝌蚪找妈妈》、和画家田原合作的《好乖乖》、上海美术制片厂1978年的动画片《画廊一夜》。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生动细节,像《小蝌蚪找妈妈》的由来、语文课本中《一分钟》的创作故事、鲁兵的儿歌和童话诗代表作、鲁兵珍藏了60年的军装,等等。

在展厅里孩子们还可以看到,“人民诗人”艾青所写的《春姑娘》,让他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春天,读到了“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记住了大堰河紫色的灵魂。

蒋风、圣野、鲁兵、洪汛涛、汤汤,这一个个金华儿童文学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通过展陈和互动的方式,让小读者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儿童文学创作的未来将如何?也许这次儿童文学展在入口处就用背景墙表达了理想。那是一幅儿童画,一支笔、一本书,从中飞出无数的纸片,暗含着儿童文学创作的无穷可能、无限希望。“金华儿童文学的强盛,在于不仅有很多老前辈,还有很好的传承,可以生生不息地传下去。”鲁兵先生的女儿鲁肖雷在采访中欣喜地表示,金华还有许多新生的力量,将更好地去传承和发展儿童文学事业。

这其中,儿童文学的多元发展同样令人期待。在此次关于儿童文学的交流与碰撞中,金华本土儿童剧社——小鲤鱼儿童剧社的原创剧目《故事屋的秘密》也登上了省城大舞台。此前,在2024鲁兵诞辰10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中,我区已与小鲤鱼儿童剧社就鲁兵文学作品舞台化意向进行了签约。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金东元素能够在儿童文学领域闪闪发光。”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婕妤表示,区文联正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努力搜集和整理文化遗存,全力打造对外宣传的文化“金名片”,提振“崇文尚美 积道勇进”新区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