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金义新区以数字赋能 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本报讯(记者 李玲添)近日,随着金义新区羊尖山单元地块安置房项目的几栋高层即将封顶,这个总面积12.7万平方米的民生工程,较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迎来关键节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功不可没,不仅缩短了工期,还大幅降低质量风险和管理成本。”施工方负责人邵云云的感慨,是新区以数字赋能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新区重点工程、施工项目数量激增,点多面广的现状给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单纯依靠人力,难以精准掌握全区施工人员、设备、车辆动态,安全隐患排查滞后、突发事件响应迟缓、质量问题追溯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新区创新破局,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并在全区重点项目中推广应用,开启项目建设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据悉,该平台集成智慧工地、招标监督、成本管控等核心模块,深度整合全区工地现场人员管理、安全监管、施工进度等关键数据,实现重点工程建设全程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通过该平台,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控全区项目建设动态与安全态势,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目前,金义数字经济总部中心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建设过程中,该平台智慧工地板块的人脸识别、GPS定位等技术,让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位置信息一目了然,任务分派更智能高效。同时,平台通过数据收集、分析,生成管理人员画像,满足劳务实名制监管、考核评价等多元场景需求,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与效率。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人机料法环”数据实时感知、共享与预警,施工进度、工序通过三维可视化呈现,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除了强化项目现场监管,新区还借助数字化平台重构业务流程,联动建设方、施工方等单位,构建智慧化的政府监管、企业管控两级管理体系。以物料管理为例,过去依赖人工验收的模式,如今被数字化物料管理系统取代,材料品牌、价格、规格等信息即时上传数据库,实现物资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有效杜绝作弊、虚收、偷拉等现象。

“自去年7月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我们承建的项目实现了对建筑工地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和人员的智能化管理,政府相关部门与属地街道、乡镇可实时掌握项目动态,监管服务效率全面跃升。”金义新区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25年度中国企业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征集活动中,该平台获评创新应用场景。目前,全区已有692个项目纳入平台管理,问题平均整改率超99%;项目在线协同效率提升25%,建设周期缩短30-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