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原创舞蹈《趣观堆塑》获“浙艺少年”金奖
本报讯(记者 金佳衡)近日,第三届浙江省“浙艺少年”青少年艺术普及系列活动舞蹈类专场决赛在东阳剧院落下帷幕。本次赛事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为全省青少年艺术爱好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展示平台。决赛中,由我区选送的原创舞蹈《趣观堆塑》凭借独特创意、精湛舞技与生动表现力,从30个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成为本次赛事中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作。
据悉,《趣观堆塑》是一部以非遗文化为内核的原创少儿舞蹈作品,由金东区文化馆、金华市文化馆、金华市春苗舞蹈联合打造。作品由区文化馆馆长周晓芸牵头指导,“春苗舞蹈”老师陈燕、张笑担任编导,“春苗舞蹈”老师黄睿参与指导。创作灵感源于金华市博物馆内珍藏的堆塑瓷器,以婺州窑堆塑技艺这一非遗文化为创意核心,通过现代舞蹈语言诠释传统技艺的魅力。编导团队深入研究堆塑艺术的造型特点与工艺内涵,将“捏、搓、揉、塑”等手工技法转化为灵动舞姿,让千年非遗在舞台上焕发青春活力。
作为我区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合的优秀成果,《趣观堆塑》的亮眼表现,源于其背后扎实的培育打磨。从创意构思到舞台呈现,作品历经多轮精细打磨:比赛前,主办方特邀多位业内专家对入围作品开展集中打磨指导,创作团队抓住此次提升机会,针对动作编排的流畅性与情感表达的精准度进行优化升级。最终确定的33名小演员(年龄跨度从8岁至12岁),经过数月系统性强化训练,以出色的表现力,将堆塑匠人的专注神情与孩童特有的灵动童趣完美融合。
舞台上,身着缀满立体堆塑纹样演出服的小演员们,通过弯腰塑形、踮脚勾勒等一系列细腻且富有张力的动作,生动复刻了传统堆塑技艺的创作场景,其鲜活的演绎不仅完整呈现了非遗技艺的精髓,更以独特感染力征服了在场评委与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趣观堆塑》并非首次绽放光彩。此前,该作品已在第五届“小荷初放舞悦浙江”少儿舞蹈展演中获最高荣誉“小荷之星”,并入围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此次再夺“浙艺少年”金奖,既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肯定,更彰显了我区在青少年艺术教育与非遗活态传承领域的深厚积淀。
近年来,我区始终重视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引入专业指导、支持原创作品等方式,鼓励青少年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趣观堆塑》的成功,正是我区深耕“艺术赋能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既让青少年在舞蹈中触摸文化根脉,也为非遗技艺注入了青春活力。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展示才华、传承文化的机会。”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继续鼓励更多青少年以艺术为媒,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让非遗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区域文化繁荣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