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跑山猪”跑出“金山银山”
本报讯(记者 严昭睿)“我先去换身衣服,你们稍等我一下。”8月4日上午十点,记者在岭下镇坡阳古街见到刚从岭下菜市场摆摊回来的朱丽丽。二十分钟前,她还在菜市场支起“臻冠·金猪”的招牌,向食客推销猪肉;此刻,她正对着镜子整理衣襟——黑色素雅旗袍映衬着发间银簪,与人们印象中养猪场场主的形象大相径庭。
“在山上养猪时穿得随便,现在开店了,得让顾客觉得咱们的产品干净又卫生。”朱丽丽笑着解释。
2015年,朱丽丽夫妻俩承包了岭下镇石塘村2000多亩山地,开启“林下养猪”的绿色养殖模式——他们将山林划成9个区域,让400多头“跑山猪”在不同片区自由觅食野果、虫草。“猪吃的是‘天然食堂’,住的是‘呼吸氧吧’,连排泄物都成了‘金疙瘩’。”朱丽丽介绍说,“猪粪肥了林子,林子又养肥了猪,这才是对得起山水的养法。”
如今,400多头“跑山猪”在海拔350米、坡度70度、占地2000亩的石塘村的山坳里散养撒欢。这些喝山泉水、吃玉米谷子的“跑山猪”消化和抵抗能力好,不易生病,肉质品质等更是上乘。“我们的猪长够18个月才出栏,比普通生猪多养半年,但肉质绝对值这个价。”说起自家“跑山猪”,朱丽丽笑眼弯弯。
“很多人觉得养猪就该待在猪圈里,但我们想让顾客亲眼看到、亲口尝到‘跑山猪’的魅力。”2024年5月,朱丽丽说服丈夫一起“下山”,在坡阳古街开了一家特色餐饮店——“臻冠·金猪”。“古街人气旺,有前景!我更希望通过餐饮的方式多渠道拓宽市场,未来能够打响自己的品牌。”
不久前,央视镜头跟着朱丽丽走进石塘村的山林,一头头体型健硕的“跑山猪”或在树林里、陡坡上奔走,或是三两结伴觅食……
“我们现在主要以‘两头乌’和‘野猪二代’两个品种为主。”朱丽丽说,“野猪二代”是“金华两头乌”和野猪的结晶,结合了两者的优良特性,皮上能看到均匀的雪花纹,肉质紧实、骨质新鲜、肥而不腻。
古街小店香气四溢,不仅是猪肉的醇厚肉香,更飘着“共富”的味道。2024年,这家扎根乡土的小店成功跻身“妈妈的味道”百店千坊行列,并在金东区巾帼创新创业大赛“厨娘争霸赛”中斩获铜奖,成为金东巾帼创业的闪亮名片。
手搓观音豆腐、揉馒头、包素包……四个来自附近村庄围着灶台忙碌的妇女,如今都成了店里的“巧厨娘”。不仅如此,在朱丽丽的带动下,石塘村30多户村民把闲置山林租给养殖基地,每户每年能多拿几千元租金。
“妇女能顶半边天,缺的只是个机会。”此外,朱丽丽还积极对接巾帼新农人培训班,让村里更多姐妹在家门口端上“生态饭碗”。
镜头里奔跑的健硕“跑山猪”,灶台旁忙碌的身影,村民手中那份实实在在的山林租金……这些鲜活的瞬间都在讲述着一个生态循环、产业延伸、乡亲共富的故事。从山林到餐桌,从猪倌到创客,朱丽丽希望越来越多像她这样扎根乡土的女性,将生态智慧融入创业实践,让“跑”出来的生态路越走越宽,“烹”出来的共富味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