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时评

发展银发经济 绘就“老有康养”新图景

◎八婺青苹社评论员 鄢子琛

当“银发浪潮”奔涌而来,养老福祉成为衡量城市温度的重要标尺。金华出台《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三年为期绘就养老蓝图,既回应了千万长者的期盼,更彰显了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交出了一份务实的行动答卷。

养老的核心在于让老年人活得安心、过得舒心,而精准的兜底服务正是这份安心的基石。金华将助餐、居家照护等基础需求作为突破口,通过多元模式破解“吃饭难”“照护难”等痛点,这种从细微处发力的治理智慧,让政策红利真正渗透到日常生活。从养老服务“爱心卡”的功能集成到适老化改造的补贴精准落地,政策设计始终紧扣“需求导向”,既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又兼顾了普通老年群体的品质需求,让每一份关爱都送到心坎上。

养老不是单一的民生工程,更是蕴含发展潜力的经济蓝海。金华跳出“福利思维”,将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绑定,形成“民生改善+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无论是依托本地资源发展药食同源保健产品,还是推动康复辅具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亦或是打造乡村旅居养老目的地,都体现了对银发经济的深刻理解。这种“产业反哺民生”的路径,既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又为城市发展培育了新动能,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养老福祉的成色,关键要看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度。金华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城市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农村开展邻里助餐“加双筷子”行动,打破了养老服务的城乡壁垒。同时,通过康养联合体建设、老年学堂全覆盖等举措,将优质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让农村老人与城市长者一样能享受到专业照护、文化娱乐等服务。这种全域统筹的布局,让养老服务没有“盲区”,彰显了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公平底色。

养老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相信随着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必将有更多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在八婺大地上安享幸福晚年,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