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总有一条路 能走出大山
记者 徐健勇 实习生 李余美
举枪、瞄准、射击,凝神聚气打出最后一发子弹,240.9环,24岁的谢瑜拿下巴黎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他一改比赛中冷酷的神情,露出朴实而羞涩的笑靥。这是谢瑜第三次站上国际赛场,从乌蒙大山深处的山区孩子成长为巴黎奥运会冠军,他用行动证明,出身不由己,但只要肯努力,总有一条路能走出大山。
“一枪击破家徒四壁”, 是网友对谢瑜夺冠的评价,盛传一时。“家徒四壁”或许言之过重,但把他重新放回广大山区孩子的视角来看,这条路确实很难。在体育教育上,山区的硬件条件和环境氛围显然比不上城市,而家庭所能给予孩子的资金支持、专业支持更是有限。
抛开这些,他是幸运的,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父亲,有一个为他人生指路的叔叔,有一个慧眼识珠的教练,还有一个努力上进的自己。
在毕节市体校练习期间,谢瑜的主管教练夸赞他具备高强度的专注度,训练刻苦,是棵好苗子。越努力越幸运。这些年,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起伏不定的成绩也曾让谢瑜怀疑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但正如网友所说,别人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谢瑜坚持下来了,这一路的波折艰辛,也化作巴黎奥运会上的精彩一击。谢瑜夺冠时,父亲独自在简陋的家中看电视,兴奋地鼓掌,为儿子感到骄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山很大、很高、很远,一座连着一座,而围困山中的人很小。这与标靶很像,相较整个靶盘,中间的满分环也很小。之所以能一击即中,眼中有物,是因为专注,是因为坚守。飞弹穿云雾,心中只一点,这也是谢瑜突围重山、昂首向前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