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
罗 帆
诗人金克木的《雨雪》是一首典型的浪漫主义情诗,也是意象抒情诗。雨和雪,化作了浪漫的载体,也寓意着爱情。
我喜欢下雨下雪,
因为雨雪是你的名字。
读这句诗,你会产生两种意象,一种是真实的故事,一种是虚幻的想象。真实在于,喜欢雨雪,因为是你的名字。
那么想象呢?虚幻在于,雨雪只是诗人借景抒情的浪漫体而已。不过我情愿沉浸于后一种想象之中,哪怕只是梦幻的美好。
我喜欢雨和雨中的小花伞,
我们可以把脸在伞下藏着;
我可以仔细比比雨丝和你的头发,
还可以大胆一点偷看你的眼睛。
且来看看,诗人如何书写这个浪漫的场景。雨、雨伞和伞下的情侣,由此三者组成这幅画面的主要构图。
在伞下,诗人用一个个细节来勾勒这对爱慕之人的情愫。似乎诗人的羞涩,透过文字馥郁出浪漫的芬芳。
诗人是多么腼腆,把脸藏在伞下,让路过的人看不清他们。诗人把雨丝和爱人的头发粗细作着比较,这事本身足够浪漫。更浪漫的是,诗人隔着雨帘,偷瞄着爱人的眼睛,尽显朦胧的氛围与爱意。
我喜欢有一阵微风迎面吹来,
于是你笑了笑把伞转向前面;
我喜欢假装数伞上的花纹,
却偷眼看伞的红光映上你的脸;
于是我们把脚步放得更慢、更慢,
慢慢听迎面来的细语的雨点。
诗人在每节的开头都引用了“喜欢”,正是这份喜欢让雨和雪有了更深的意象。
当一阵微风吹来,雨丝也倾斜地落下,此时,爱人笑了笑,把伞转向前面,婉转的动作里蕴含着浓浓的甜蜜。哪怕是假装数一数伞上的花纹,也觉得如此亲密,为了偷眼看爱人被映红的脸。
雨中漫步,把脚步慢下来,慢慢听迎面而来的雨点,仿佛它们也像这对情侣说着呢喃细语。
我喜欢春天的江南,江南的春天;
我喜欢微雨的黄昏,黄昏的微雨;
我喜欢微雨中小小的红花纸伞;
我喜欢下雨,因为我喜欢你。
在一系列爱慕细节描写之后,迂回到诗的开头,诗人以递进的情感方式,更深层次地表达对爱人的喜欢。
诗人的喜欢从地域、季节和气候,再到具体的雨、纸伞,最后落到那个“你”身上。
由此我们可以描绘出这幅浪漫的画作,在江南的春天,一个下着微雨的黄昏,一位女子撑着一把小小的红花纸伞,还有一位腼腆的男士站在雨中,悄悄看着。
但我更喜欢晶莹的白雪,
愿意作雪下的柔软的泥。
最终的意象,落在了雪上。
尽管这个结尾显得有点突兀,前面的篇幅都在写雨,在最后才写雪,甚至有点头重脚轻,但其实是意象的升华。
诗人似乎是想将流动的雨,凝结成固态的雪,永远封存在美好的画面里。因为雪如此晶莹,它是诗人对这份情感的纯真信念。
我们也跟随着诗人的意愿,想象化作雪下的柔软的泥。读完这首诗,心情才不至于湿漉漉的,反而也变得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