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深入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紧抓“四个重大”稳经济促发展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今年工作,要突出“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提消费”工作主线,并明确了全力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等8方面重点任务。
“这为发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标注了重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锚定‘港’‘廊’‘链’主战场,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为抓手,聚焦‘落实’,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勇挑大梁,强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稳进向好。”
以重大政策为引领,助推经济平稳运行。2024年以来,国家、省密集出台系列稳经济政策。今年,市发改委继续抢抓重大政策机遇,深学细研,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承接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尤其是做好“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政策争取工作,让政策红利从“纸面”落到“地面”,同时迭代优化2025年“8+4”经济政策体系,落实落细“民营经济35条”,最大程度释放政策集成效应,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巩固投资领跑优势。今年,我市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6%以上,力争达10%。“我们将千方百计谋项目,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争要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关键在于加快谋划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全局和根本、跨区域跨流域跨周期的重大项目,充实“近期能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储备库,建立健全“领导包联、专班推进、赛马比拼、督帮一体、亮灯预警、三分协调”的项目推进机制,迭代优化要素争取工作机制,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国家能耗单列清单等大盘子。
以重大平台为支撑,发力攻坚主战场。聚焦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提升工程、华东国际联运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强化义新欧、义甬舟、金丽温等开放大通道建设,全面提升“港”的能级。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大力培育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同时依托“万亩千亿”重大平台、特色小镇等载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补齐“廊”的短板。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科研平台等作用,大力招引产业项目,不断集聚“链”的优势。
以重大改革为支点,推动共富先行示范。今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之年,市发改委聚力共富惠民改革,全力缩小“三大差距”。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一县一业”产业集群,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条10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持续健全村集体收益分配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深化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每年实施山海协作标志性项目30个以上,积极探索以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为基础的“双向飞地”建设模式,着力缩小区域差距。深化“扩中提低”改革,完善帮扶增收体系,以共富市集、共富工坊等小单元撬动富民增收大场景,着力缩小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