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孩子的心声被听见
□董金姣
近日,我市举办了一场“一米高度看金华 童心童愿创‘金’彩”红领巾小提案发布会。发布会评选出43个优秀提案,涵盖国家安全、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心理健康、文化旅游、网络安全等领域,方案新颖且具备可操作性,集中反映了广大少先队员的心声。
在《儿童权利公约》中,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是儿童的“四大权利”。其中,参与权是现代儿童观的核心体现,即与成人一样,每一个儿童都有权就影响其自身的事项和决定发表意见,并有权让这些意见在社会各阶层得到考虑。
众所周知,当前我市正处于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重要推进阶段,儿童友好理念正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以及民生民意的点点滴滴。如何理解儿童友好,做到儿童友好?这场红领巾小提案发布会带给我们启发。“儿童友好”就是要从成人本位视角转向儿童本位视角,从希望成人为儿童营造友好环境,转向关心儿童是否真正感受到友好。
“儿童友好”不是成人的“独角戏”,而是包含了儿童的心声、建议和思想。随着我市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儿童逐渐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城市治理创新拓展了新方式和新途径。
如何听见儿童的心声?我市多个部门都在行动,如市教育局建立200多个儿童友好观察团,鼓励儿童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言,推动破解一批难点痛点问题,着力提升儿童对学校的认同感;市建设局组建“小小观察员”队伍,并按年龄段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充分了解儿童对存量公园的满意度以及新改造公园的需求,让儿童共同参与设施选型、公园建造环节,促进我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由“为儿童专设”向“让儿童定制”发展,让儿童友好公园建设从儿童出发、惠及儿童。
童年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对于人类身心发展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应得到珍视。当然,儿童的声音被听到、被认真对待,并非意味着一定要被采纳。相比是否被采纳,对儿童的意见表达来说,最重要的是被尊重,并得到反馈。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