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农村路网 提升水路码头
我市交通建设给“幸福清单”添墨加彩
本报消息(记者 叶永永)“以前是碎石路,路面坑坑洼洼,改成水泥路后,路面干净平整,大大方便了周边村民出行,游客也更多了。”昨日,说起婺城区长山乡邵村—青溏湾路段改建带来的变化,青溏湾露营基地主理人徐丹满脸喜悦。
邵村—青溏湾路段改建工程去年3月启动,7月完工,起点位于邵村南侧,终点接于C604石邵线。“我们准备借助改建公路的东风,在周边开发采摘园、小火车、垂钓等项目,带动更多农户走向致富路。”长山乡邵村党支部书记唐放勋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去年以来,我市建立健全项目执行机制,严控项目质量,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实现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安、美”协调发展。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我们以现场调研为基础,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周密的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项目实施为当地交通带去便利,促进当地发展。”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农村公路科副科长徐赟说,目前全市已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77.1公里,完成率110%,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为2024年省级民生实事之一,我市用心用情推进11个水路客(货)运设施改造提升。
目前,兰溪市黄湓水上旅游码头共新建1个卫生间、1间母婴室和6个充电桩,渡口渡埠改造及便民服务设施提升2个(原先3个,其中东阳横锦渡口已撤渡),均已通过验收。“我们将围绕建设标准、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督查‘回头看’,通过自查排摸等,确认是否存在管理不善、建而不用、设备闲置浪费等情况。”徐赟说,确保项目建成后的实际使用效果,让民生实事能实际解决百姓关心的出行保障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完成新(改)建农村公交候车亭60个,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3006个,治理堵点乱点11处,完成住宅小区充电网络配套改造26个,新增公共充电枪3386个,破解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交通拥堵、电动汽车充电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