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布伊素的新年喜事
“我在卢宅做木雕”
记者 陈丽媛 包涵 王旭航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贴福纳吉。位于东阳市卢宅景区内的一座古建筑,也被贴上写满吉祥话的大红春联,古色古香、喜气洋洋。贴春联的是一名金发碧眼的法国男子,名叫吉扬·布伊素,与东阳木雕结缘十余年,他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就在卢宅景区里。
布伊素牵着家人推门而入,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他的新年喜事。“这里会陈列一些作品,但大部分区域会提供给雕塑艺术爱好者,我们分享交流、自由创作,希望碰撞出美妙的火花。”春节假期过后,布伊素的工作室就将紧锣密鼓打造,最快有望在3月开门迎客。
“这就是他向往已久的中国古建筑,没想到他能在这里拥有一个木雕工作室。”妻子张婷环顾四周,激动中带着些许自豪。
“没想到我能成为师傅认可的木雕艺术家,没想到我能在梦中情房里成立工作室。”回想2010年初到中国的场景,布伊素说了一连串“没想到”。
今年38岁的布伊素来自法国图卢兹,大学学的是当代艺术,在中国采风期间,与妻子张婷相恋成婚。2012年,二人在杭州游览雷峰塔时,被塔内《白蛇传的故事》木雕壁画吸引。“细腻、传神、生动,东阳木雕和我之前看到的雕塑完全不一样。”出于专业敏感性,他对东阳木雕产生浓厚兴趣,想对这门中国艺术一探究竟。
东阳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传承并非易事,对布伊素来说,还有语言障碍、拜师入门等挑战。几经周折,布伊素找到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陆挺丰。
一连数月,布伊素每天骑电动自行车往返于住处和陆挺丰的工作室,单程就要1个小时,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为之动容的陆挺丰为他量身定制课程,派他外出交流以赛代练。布伊素愈发懂得东阳木雕的技法多变、技艺精深:“木头是有灵性的载体,每一块的纹路和颜色都不一样,东阳木雕作品的感染力,需要这种灵性,也来自艺术家付出的大量心血。”
为了专注于木雕创作,布伊素辞去工作,还和妻子商量,把家搬到东阳。新家最显眼的便是布伊素的工作间,里面有上百件雕刻工具以及他的作品,除了木雕,还有瓷雕、根雕、树皮雕。在陆挺丰的鼓励下,布伊素将东阳木雕技艺与不同材质结合,创作主题除了中国传统神话,还有动漫人物、游戏世界、西方传说。这些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作品,不仅让他多次在中外木雕比赛中摘金夺银,也赢得不少年轻粉丝的青睐。
就读产品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陆江椿就很喜欢布伊素的作品。“作品里的科幻场景、动漫人物,和传统的东阳木雕很不一样,原来东阳木雕可以这样做。”陆江椿是陆挺丰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他会利用3D打印、AI建模等新技术,进行木雕作品的辅助设计。
“东阳木雕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创新。布伊素将东方韵味和西方审美相结合,就是很好的尝试。”陆江椿仔细打量布伊素的《九尾狐》木雕作品,这是他熟悉的故事,临湖望月的狐狸刻画得毫发毕现,却口衔西式弯刀,背景静中有动,颇具巴洛克风格,造型也不是常见的壁画摆件,更像是一件艺术装置。
“你好,外卖订单请签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布伊素朝我们欠了欠身子,拿起手机迎了出去。今年是布伊素在中国生活的第15年。“高铁交通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打开手机就能打车、支付,外卖快递服务对我这样的宅男非常友好。”布伊素表示,中国每年都有新变化,他也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师傅教给我的带给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实现艺术梦想,让世界上更多人看到东阳木雕、喜欢东阳木雕。”
对于布伊素“雕刻”的艺术梦想,陆挺丰很有信心:“他不是木雕工匠,而是国际艺术家,既熟悉西方神话故事,也熟读《道德经》《山海经》。他有资源也有能力,向世界讲好东阳木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