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金医新闻

“患”位服务 直抵民心

金医升级便捷就医新场景

记者 朱静怡

最近,来金华市中心医院的市民都发现了门诊区域的新变化,5号楼2楼打造了一个MDT多学科诊疗中心,涵盖多达52个病种,各科专家联合出诊阵容强大,吸引了不少好奇探索的目光。

让患者少跑路、少往返、少等待的MDT多学科诊疗中心,是金华市中心医院持续提升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医院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痛点难点,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多措并举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优化设计 患者省时更省事

只挂一个号,就能让心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医学影像科的医学专家坐在一起。3月25日下午,在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兰溪患者李大爷感受了一把“就为你而来”的MDT就医体验。

李大爷几年前CT检查发现肺部有结节,由于影像表现不典型,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一直没能明确诊断。此次MDT门诊,金医集团副主任、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中心主任陈献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朱丹以及医学影像科主任潘江峰坐在一起仔细阅片、讨论,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这是肺部肿瘤,目前很大概率处在1期,适合尽早手术治疗。面对患者和家属的疑问,专家们耐心解答,以专业回应打消患者的顾虑,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多学科联合门诊(简称MDT门诊)是指由多个相关学科的医疗专家组成团队,针对涉及多学科、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疾病或疑难病例,通过共同讨论协作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门诊模式。

据了解,金华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率先开设MDT门诊,累计服务患者超过3000例,其中大肠癌、胰腺胆道肿瘤、食道肿瘤、脑肿瘤以及肺结节、眩晕等MDT门诊都深受患者好评。今年医院又新增了门静脉高压、慢性咳嗽、不孕不育、过敏疾病等MDT门诊,目前52个MDT门诊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全领域疑难疾病。

这个全新打造的多学科诊疗中心设有5个诊室。与人们熟悉的常规门诊不同,诊室面积较大,中间有一张能坐6至8人的长桌。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和下午都分别开设了不同的门诊,患者可以在金医互联网医院平台预约挂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一直不知道糖尿病足应该看哪个科,原来市中心医院有糖尿病足多学科门诊,这可太好了,不用带着家里老人东奔西跑去看病了。”看到多学科诊疗中心墙上各MDT门诊团队的介绍,市民洪女士一边说一边拍照片,发到家庭群分享。

“MDT门诊模式整合了全院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量身定制一体化诊疗方案,一站式解决复杂问题,从而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改善疾病预后。”陈献国说。

就医获得感的提升,在金医还有很多生动实践。门诊不限号、检查日约日清让患者“不白跑”;成立门诊化疗中心;实现医技检查无感预约、自助预约及改约;提供候补挂号、线上加号功能;完善专家门诊初诊、复诊分类精准预约;不断优化门诊区域布局……围绕患者需求,金医以实招直击就医痛点难点,一项项便民举措直抵民心。

数智赋能 线上功能再升级

“以后聚餐可不能劝我喝酒了,看,我有检测报告为证。”市民小章把一张酒精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晒到了群中。

“你什么时候去医院做检测的?”“需要挂号吗?”面对朋友七嘴八舌的提问,小章回答:“很方便,在手机上自助开单就行!”

基因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解码个体DNA中的关键序列,精准捕捉基因变异信息,揭开疾病风险、遗传特质及用药反应。近期,金医互联网医院上线基因检测自助开单服务,包含13个检测项目,助力健康防线前移。

“现在到金华市中心医院看病真的方便了很多,上次我用了‘候补号源’功能,还真的成功等到了一个专家号!”市民周阿姨今年60多岁,不用孩子帮忙,自己就能熟练用手机挂号、预约检查。

如今,在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与医疗场景加快结合,医疗信息化又进入了新阶段,智慧医疗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这是卫生健康领域智慧化转型的生动体现。

金医互联网医院上线以来,目前用户数已达120万人,日均访问量超过5万人次,利用互联网端服务高效调配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效率。平台不断完善架构、新增服务模块,覆盖门诊、住院等各方面,实现排队叫号提醒、AI预问诊,可在线预约体检、在线加号、候补号源、自助开单、检查预约,还可查看中药煎配进度、楼层导航、轮椅分布以及其他诊室的忙闲情况,还能看到用药叮嘱,细心又暖心。

“无论是线下全新诊疗场景的打造,还是线上智慧化就医的提升,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金医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建设高水平浙中西部医疗中心为目标,主动靠前、‘患’位思考,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双向发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金医集团党委书记杜金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