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声音

福好 还是祸好

插图:肖异

杨子平

这似乎是一个不存在问题的问题,福自然比祸好。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可能招祸,祸也可能得福。如此一来,福好还是祸好就说不好了。倒是如何减少灾祸,如何避祸求福,成了一个值得说道说道的问题。

祸福是意外。西汉·刘向《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人生在世,会有意外的福运,也会有意外的灾祸。北宋·吕蒙正《破窑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上有难以预测的风云变幻,人生有不可预料的灾祸幸福。

祸福有缘由。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祸不妄至,福不徒来。”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凭空到来。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福来有由,祸来有渐。”幸福的到来是有一定缘由的,灾祸的降临是逐渐发展而来的。

祸福多自找。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灾祸和幸福都不是注定的,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明·袁了凡《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创作而成,每个人的幸福都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

有一种关系叫祸福相依。南北朝·刘昼《刘子·卷九·祸福》:“人有祸必惧,惧必有敬,敬则有福;福则有喜,喜则有骄,骄则有祸。”人们面对灾祸时必然会感到恐惧,恐惧会让人心生敬畏,心存敬畏便会带来幸福;有了幸福就会心生欢喜,心中欢喜就可能骄傲,骄傲就可能招致灾祸。清·周希陶《增广贤文·下集》:“祸与福同门,利与害同城。” 灾祸与幸福出自一家,利益与危害互为邻居。

有一种策略叫避祸求福。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灵篇》:“安分远祸,将自得福。”对于突然发生的灾祸泰然处之,就能够逢凶化吉、转祸为福。清·金缨《格言联璧·摄生》:“欢乐知节,则祸败少。”快乐之时懂得适当收敛,则出现祸败之事就会少很多。

有一种境界叫不论祸福。清·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二五则》:“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有志气的人在处理事情时,只问如何做是对的,并不问这样做为自己带来的是灾祸还是幸福。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四处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人生中,也许会遇到大晴天遭雷劈的无妄之灾,也可能会得到天上掉馅饼的意外之福,但这是小概率的事。大多的灾祸是有预兆的,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正如大多的幸福是自己奋斗得来的。更何况祸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就要小心谨慎地预防灾祸的发生,乃至有智慧有策略地避祸趋福。当然,面对大是大非、民族大义,要不论祸福、不顾生死,与大是同在,与大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