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生成长赋能 “校长公益讲坛”启幕
省特级教师、金华四中党委书记童桂恒带家长直面小升初“三大问题”
记者 王峥怡 曹建兵/文 钟成/摄
4月14日晚,第一期“初中,我来了!”——名师领航,对话成长2025年初中生成长赋能“校长公益讲坛”活动拉开帷幕,金华四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童桂恒带来《做成长型的智慧初中家长》主题沙龙讲座。他凭借多年教育经验与对初中教育的深刻洞察,为家长揭秘初中生活,指引开启孩子初中生活的新篇章。
讲座伊始,童桂恒直击家长痛点,抛出准初中生家长最关心的三大问题:“超前学”“超纲学”“超时学”现象如何看待?怎样理性认识初中阳光分班?面对初中学科增多、难度和强度加大,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应对?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他以一问引发家长思考。家长们纷纷发表看法,“培养孩子学习能力”“让孩子学会生活、适应社会”等观点频出。童桂恒肯定之余总结道:学习旨在让孩子拥有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幸福的能力,这是理解学习问题的基石。
围绕三大问题,童桂恒深入剖析初中学习关键。对于“超前学”,他表示应因人而异,学有余力的孩子可适当超前,但对于大部分孩子,盲目跟风超前学习,易滋生浮躁心态,反而会影响课堂效果,无法让学生真正“悟”进去。“超纲学”主要针对极少数禀赋优异的孩子与竞赛生,普通孩子不必涉足。谈及“超时学”,他强调,学习并非生活的全部,孩子在校时间长、易疲劳,回家应尽早休息,最好晚上10点半前入睡,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阳光分班”也是焦点话题。童桂恒从“底蕴深厚”“班级适配”“师资均衡”“起点统一”等维度,阐释其底层逻辑,引导家长科学看待。他指出,阳光分班让各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面对学科增多、难度加大的挑战,童桂恒以学科分值表与中考分数线引入,点明初中学习要抓好“四重”,即重基础、重习惯、重平衡、重心态。他以去年中考一道题为例,进一步强调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此外,童桂恒给出两大策略。其一,理性思考、合理定位。他从体质、心态、学习力、特长等方面支招:身心健康是首位,健康成长比成绩重要;心态要阳光,家长要引导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信任、尊重学校与老师;特长发展建立在孩子兴趣与禀赋之上,可为成长添彩;学习力涵盖创造力、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五力”,其中专注力最关键,“让优秀成为习惯”则是培养专注力的秘诀。他讲述了一个学生凭借持续努力一步步迈向更高平台的故事,让家长体会更深刻。他还提出“懂”“会”“对”是不同学习阶段的观点,引发家长广泛共鸣。
其二,和孩子一起点燃希望之灯。童桂恒分享了六个观点:做成长型智慧家长,育人先育己,要知心、智行;人生方向比位置重要;脚踏实地是最快捷径,敢想敢拼就有无限可能;学会时间管理,用好学习的每一分钟,而非时刻学习;输出是高效学习法;中考从初一开启,仅是人生一站。“如果想要让船员造船,你应该做的不是为他们提供锤子和钉子,而是要唤起他们对辽阔大海的渴望。”他引用圣埃克絮佩里名言,强调要唤起孩子对未来的渴望,让梦想与目标成为持续动力。
讲座尾声,童桂恒就六年级暑假提出学业、心理、情绪、闲暇管理等多方面建议。家长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或用笔记录,现场学习气氛浓厚。
自由问答环节,家长踊跃举手,咨询金华四中的办学情况,童桂恒耐心解答。结束后,不少家长仍围在他身边,不舍离去,继续探讨教育问题。
“我原本对于小升初感觉有点茫然,不知道孩子暑假该做什么,要不要提前学。通过这次讲座,我心里有了答案,对我很有帮助。”市民余女士感慨。市民邓先生很高兴参加讲座:“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这样才能更好陪伴孩子。”市民戎女士则说:“听完讲座,我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能以更轻松的状态和孩子一起从容面对升学。”这场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准初中生家长们拨开升学迷雾,助力孩子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