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城市“造梦者”
记者 张益晓 钱迎亚/文 李建林/摄
那一天,8岁的小男孩站在上海南京路,有好奇,有兴奋,更多的是憧憬和梦想——“这块路牌换个地方会怎样?”“路上的车是否可以连成一串用来节省道路空间?”
当年的小男孩就是眼前的兰溪老乡吴志强,白发微卷,笑容可掬,热情洋溢,散发着学者气质。他有很多头衔,城乡规划学家、工程创新教育学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这一生,吴志强都在追逐儿时的梦想。他大学报考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并留校任教;后来被公派至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克服语言障碍花了6年拿到博士学位。
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浸润下,吴志强愈加明晰,城市规划是要用最少的资源,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全球化中保持特色的城市。
关于城市规划师,吴志强这样解读,“城市规划师就像乐团指挥,要把控经济、交通、环境、历史、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协调演奏出动听的交响乐。”他特别强调,城市承载着人类美好的梦想,城市规划是对梦想的落实,城市规划师要会“造梦”。
以先进理念赋能城市品质提升,吴志强的梦想一个个开花。他规划设计了一系列作品,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以及广州海珠生态城概念设计等,同时在德国柏林、法国巴黎、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城市也留下作品,为中国城市规划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涉及家乡人、家乡事,吴志强特别上心,给予全力支持。他深度参与金华城市发展规划,为家乡发展把脉献策,包括金华五百滩、中央创新区、金兰创新城、华东国际陆港枢纽中心等。
采访当天,记者在吴志强的工作室看到满墙的书柜,陈列着他的著作书籍、项目方案、设计手稿。只一眼,他便挑出《浙江兰溪赤山湖旅游度假区项目书》,“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项目,现在赤山湖已经改名为兰湖。”翻看项目书,内涵丰富,理念超前,其中一页还有他手绘的兰花图,边上还题了一句诗,“袅袅兰芷兮,溪畔轻扬,落落繁花兮,溢彩流光”。“我把曾经在瑞士所见的生活和风景都倾注在兰湖,希望将兰湖打造成‘东方瑞士’。”
在吴志强的规划设计里,满载着他对家乡发展的美好期许。比如金兰创新城,规划定位是以创新创业为动力,构建一个面向金华、整个浙中西部乃至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区。“这里引入德国职教体系,吸引众多创新企业入驻,我期望借此推动金华与兰溪的融合发展,树立大金华的全新概念。”他说。
严格说起来,吴志强并非土生土长兰溪人,但他对兰溪、对金华有着很深的家乡认同感。“父亲对我影响巨大,他离开兰溪到上海工作后通过汇款的方式支持兰溪建设,还特意让我回兰溪学习方言,在家里我们一家人都说兰溪话。”
吴志强说,金华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充满爱的城市,要吸引更多的科学家、精英人士发展金华,召唤更多金华学子回来建设金华。
吴志强认为,金华目前面临扩大区域协同、智能数字时代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挑战,如何跟随时代脚步,实现城市能级的提升跨越,是一道必答题。“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深度融合本地特色。”他说,“只有将本地基因与时代基因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力、面向未来的城市。”
这是吴志强的“梦中金华”。“我时常闭着眼睛想,一幅幅天马行空的城市构想便在我脑子里呈现。”正是这样一位执着的“造梦者”,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助力金华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在智能数字时代绽放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