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上报”筑牢防线
上溪镇创新机制长效治理欠薪
本报消息(记者 何晓峰)今年以来,随着工业宗地数量攀升、模具城规模扩张及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义乌上溪镇根治欠薪工作面临多重压力。为积极应对,该镇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宣传—排查—处置—整治—稳控”五位一体工作体系,首创“员工工资诉求未解决”“离职人员工资未结清”双上报制度,配套“接报即动”响应机制,推动欠薪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型,全力实现矛盾化解在属地的治理目标。
5月中旬,上溪镇某建筑工地项目经理向网格员上报分包班组5名工人被拖欠8万元工资的情况。上溪镇根治欠薪专班启动“疑难案件会商”机制,组织多部门现场办公,查明系甲方工程款未结所致。专班责令总包单位先行垫付工资,同步搭建三方协调平台厘清纠纷,数日内工人全额拿到工资,工程款争议移交司法途径处理。
6月初,某模具厂人事专员按规上报3名离职技工1.5万元工资未结清情况。上溪镇劳保所联合网格员核查发现系结算流程延误,当即协调企业开通支付绿色通道,次日工人便收到工资。
自二季度推行“双上报”制度以来,上溪镇国家欠薪线索平台投诉量同比降16%、环比降35%。“‘双上报’制度的强力落实如同安装了‘预警传感器’,让我们变‘被动等诉’为‘主动排雷’,抢占难题破局先机。”上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上溪镇将根治欠薪工作列为每周必议内容,同时健全镇、区域、企业三级调解体系,3800个法人企业、75个建筑工地、47个村社都配备了劳动关系协调员,企业调解室实现100%覆盖,网格员也将欠薪隐患排查纳入“必做清单”。
针对欠薪多发领域、区域、企业等,上溪镇集中优势监管力量进行专项整治,强化“双上报”制度执行刚性,完善企业信用评价挂钩机制,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的重要依据,实施差异化监管。针对复杂成因欠薪,会同法院、司法、银行等部门专题会商,确保上报线索“接得住、化得掉”。
此外,配套的“接报即动”响应机制将一般性离职工资纠纷处置周期压缩至72小时内,诉求类纠纷首次响应不超过24小时,并通过推广“义安薪”码、96150热线,强化“有事扫码、遇事找属地”的群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