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声音

[童梦寻真]

大盗贼盗走什么

黄晓艳

我们80后这代人的童年里出现过一部人偶动画剧——《大盗贼》。剧里人偶形象都是外国人,名字也是外国名字,虽然说着普通话,却是满口“译制腔”,与那时引进国内的外国电影有着相同的年代腔调。所以,很多人以为这也是一部自国外引进的动画片。其实,《大盗贼》是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在20世纪80年代末摄制的一部优质定格动画,它充满外国元素是因为它改编自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的童话《大盗霍岑布鲁兹》。不论是人偶造型、故事情节,还是布景、配乐配音,摄制组导演们都极力还原原著,“异国”特征被孩子们认可且长久记忆,成为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大师,他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除了《大盗霍岑布鲁兹》,还有《小女巫》《小水精》《小幽灵》《咱们傻瓜城》《鬼磨坊》等,获得荣誉无数。普鲁士勒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他曾参加过“二战”,且作为纳粹德国方,后又被苏联军队所俘,在俘虏营生活近5年。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个人的命运往往无法与时代的漩涡抗争,这是普鲁士勒青少年期初出茅庐时的至暗时刻。不过,虽误入歧途,但强大的心性使他重新回到正确的跑道,就像他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998年引进出版的《鬼磨坊》一书卷首《致中国读者》中说的那样:“……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一度与黑暗势力为伍并为之迷惑,直到他从危险的处境中觉醒。这也是我本人的故事,或者说是整整一代人的故事,这是所有的与邪恶打交道并为之迷失本性的青年人的故事。”

尽管有着如此黑暗且痛苦的经历,普鲁士勒的童话却无比纯净,充满童心。大盗贼霍岑布鲁兹天不怕地不怕,他的腰间挂着一把长剑,插着7把匕首,手里还握着手枪。他的长剑和匕首却从没出过鞘,手枪也只不过是胡椒枪,充其量能让人不停打喷嚏而已。他盗走了什么?在第一个故事里,他抢走了卡斯佩尔的奶奶的音乐咖啡磨。第二个故事,他盗走了奶奶。而第三个故事,他什么也没盗走,他改邪归正了!

普鲁士勒是懂孩子的,大盗贼的故事像孩子们在“过家家”,有人扮演大盗贼,有人扮演警察,不用扮演谁的那个孩子是“英雄”,他帮助警察打败坏蛋。至于情节可说是“煞有介事”,把握孩子的心理刚刚好,大人们一眼就能看穿的小小“把戏”,孩子会信以为真。引诱大盗贼的情节,用沙子假装黄金,还要在箱子上写上“黄金”的字样,若不是“过家家”,谁会信呢?可是大盗贼相信,在《大盗贼》这个故事里也是可信的,它本身就像一个会下雪的水晶球,与外界无涉,孩子的手一摇动它,想象就随之进入它的世界。

普鲁士勒善于从民间故事中汲取创作素材。《鬼磨坊》中的主人公克拉巴德是欧洲各国都流传的一个传说人物,《山妖传》是他搜集了许多关于山妖“萝卜数字”的故事写成的,至于《咱们傻瓜城》更是民间故事里傻瓜故事的集大成,而《小女巫》《小幽灵》《小水精》都是欧洲常见的民间故事中的幻想人物类型,他所做的是“提纯”。作家韦苇曾在《西方儿童文学史》中提到,有人对普鲁士勒的鬼魂妖精提出异议,认为在新时代这些人物远离人间。然而,正是普鲁士勒将这些形象从晦暗不明的角落解放出来,剔除他们身上从旧时代和蒙尘的民间所带来的负面性,赋予他们纯真、良善和活泼的新意义,带领他们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让现在和未来的孩子多一份抵御科技超速发展和资本无限膨胀的虚无。

普鲁士勒亲切地称呼大盗贼霍岑布鲁兹是他的“儿子”,那么小女巫一定是他的“女儿”,至于小幽灵、小水精和那些聪明的傻瓜们,不论性别,都是他亲切凝视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