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声音

[梦熊笔谈]

杨镇华与《水孩子》

许梦熊

不久前,一个于永康务工的云南姑娘在磐安冷水溪漂流,和她坐在橡皮艇上的孩子不幸落水,她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救人。孩子的母亲不会游泳,云南姑娘也不会,只不过她的手上绑了安全气球,她借助浮标绳,一直等到孩子的父亲赶来支援。事后,她把湿衣服往包里一塞,悄然而去,如同平静的溪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让我想到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莱的童话《水孩子》,扫烟囱的小孩汤姆被仙人从水中救起。回溯到童话必须有教育意义的时代,汤姆认识到了这样一个真理,“如果自己需要幸福,必须先去帮助别人”。

查尔斯·金斯莱于1863年出版的《水孩子》为开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先河之作,汉译本多达数十种,金华翻译家杨镇华将其译作《水婴孩》,1931年11月由世界书局发行,比王清溪的译作《水孩》晚了两个月。金斯莱为他的4个孩子都写过一篇童话,《水孩子》则是为其幼子而作,也是最为精彩的一个童话。次年1月,赖恒信、萧潞峰的译作《水孩》也跟着问世,题记中写道:“这书就全体看来,绝不像是用作文的技巧来写成的,它纯然是一种灵感的自然流露,充满着童心和热情。此书出版后,英国的孩子没有一个不爱读它。”

《水孩子》讲述的是扫烟囱的汤姆受尽师傅的虐待,当他出走变成水孩子后,在水中结识了许多水中生物,经过仙人的指点,他学会了劳动,增长了见识,并且下定决心前往师傅受难的地方,帮助师傅改正他的过错。王清溪的译作甚至附有“寓意”一节,表示对那些“住在泥土中喫着爬虫”的水孩子应当怜恤他们,“倘若他们肯悔改,或许他们底脑筋可以长大起来,牙颌变小一些,肋骨重生转来,尾巴蜕化了,他们再能变成好水孩,也许以后又变成陆地上的孩子然后长大成人”。杨镇华的译作更有一股柔情,譬如他写汤姆刚成为水孩子的时候,对比扫烟囱的生活,“汤姆在水里觉得很舒服;他已干净了呀,还有什么更好的呢?在水里汤姆很快乐。除了自己玩玩之外,他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随便看看东西。那些东西在清澄凉爽的水晶宫里是看得清楚的。在水晶宫里,太阳晒起来不会太热,可又永远不会过于冷,也不会结冰。”

杨镇华生于1904年,祖籍义乌,别字崇甫,笔名有夏民、莲岳等,他于1925年入读上海大同大学,同学录中所录通信地址则为“浙江兰溪宝泰庄或浙江兰溪县县前街新(当为星)宫巷”。兰溪宝泰钱庄始创于1912年,负责人是华铨英、赵占绶等人,杨家或许亦曾参股钱庄。兰溪星宫巷以双眼井闻名,为南宋国子助教郭昂所凿。杨镇华翻译欧美作家的小说散文颇多,于儿童文学用力亦勤。除了查尔斯·金斯莱《水孩子》之外,他还译有白涅德夫人的《小伯爵》、约翰那·斯派蕾《海弟》(即《海蒂》)、亚尔珂德《小妇人》、卡洛尔《爱丽思镜中游记》等经典著作,堪称金华儿童文学翻译领域的先驱。

1935年8月,杨镇华的《翻译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年间他翻译的作品达到200万字左右,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贡献。他在中国公学所授课程即是翻译一门学问,推崇陈西滢的翻译“三似论”(形似、意似、神似),形似是原文所有,译文也当有。意似则是原作轻灵,译作也要还以轻灵。神似最上乘,杨镇华引用苏格兰翻译巨匠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的话说道,“原作的好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文字里面,使得译文文字所属国的土著能够和用原作文字的人们同样明白地领悟,并且同样强烈地感受”。同年,严既澄的译作《水孩子》在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开始连载,王实味根据艾米·斯戴曼改写本译注的《水孩子》则由中华书局出版。《水孩子》在汉语世界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小汤姆“在无限自由的境地里,怎样克服他自己的坏处而获得幸福”,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教益匪浅。

当然,杨镇华的译作不能视作神似,但至少达到了意似。好的翻译也需要仙女引导,就像汤姆顺流下海,得到仙女暗中的帮助,“他可看不到她们的美丽的脸,也觉不到她们温柔的手”。作为翻译家的杨镇华几乎完全隐没在译作后面,他对福楼拜所说的“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作出了最贴切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