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声音

[冰 壶]

脸 谱

插图:童俊

王春雷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熟悉孟庭苇这首老歌的人,你们都还好吗?你们还会抬头看看月亮的脸吗?

人到中年,你是否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还是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

还有一首名叫《说唱脸谱》的歌,在春晚的戏曲联唱里曾是常客:“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月亮有脸,角儿有脸谱。《说唱脸谱》里多是三国的名人,唯独这“窦尔敦”咱不熟。查证一番,才知他是明末清初一名绿林豪杰。

“窦尔敦”是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家有长兄窦大东,排行第二,乳名二东,江湖人叫着叫着,便叫成了“窦尔敦”。他是京剧《盗御马》和《连环套》中的豪侠,行侠仗义,像极中国版的佐罗,在戏里下山救母被捉,挨了很多很多刀之后被咔嚓了。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曾记述窦二东行状,却写其行事粗鄙,最大的爱好是夜闯民宅、盗劫妇女,做过一些不宜描述的坏事。

“窦尔敦”是侠盗还是恶盗?不同札记、野史中的记述,颇有些矛盾,读者诸君见仁见智便是。不过,他终归是个盗贼,结局从落草那一刻起就埋下伏笔。能与三国一众英雄同入戏文,也算他的造化了。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叙事中,被解读出不同的形象来,专家们考证来考证去,甚至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过,也还存疑。“窦尔敦”当是一例。如今,专家的话,我们经常不敢信,但我相信,“窦尔敦”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

这段时间,电影院里好电影不断,《南京照相馆》《戏台》《浪浪山小妖怪》,展陈了不同的人世脸谱。

《南京照相馆》的优秀自不必说,电影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两位爱国青年拼命守护的一份浸染着鲜血的相册,最终出现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重要证据。日寇的暴行恶状,刺痛人心、促人警醒。谷寿夫之流不是脸谱化的恶魔,“它们”是人形的禽兽,如此形容“它们”,甚至是对禽兽的侮辱。

《戏台》很可能是陈佩斯的电影封箱之作。年过七旬的老陈,陪着我们一起慢慢变老,他用一部新电影复刻其主创的同名话剧,给我们讲了展示各色脸谱的好故事。台上、台下,台前、台后,楼上、楼下,院里、院外——在并不宽展的空间里,五庆班侯班主、大戏院吴经理、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大名角儿金啸天、爱追星的六姨太、很爷们的旦角凤小桐、你方“轰”罢我登场的洪大帅和蓝大帅,这些人无论有无粉墨全登了场,其中多数人在夹缝中求生存。极简的情节,给出的是实在的表达:直面“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时,我们“腆着个老脸”,放弃了什么,守住了什么,是否还有做人的操守与底线?

《浪浪山小妖怪》我还不曾看过,但社交媒体频频给我推送它的片段。据说,这是四个小妖怪,系出草根、很是顽皮,没有正式编制、假扮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这部“荒诞派”动画片,让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寂寂无名、苦苦支撑、默默前行的自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不知道它们取经路上是否抬头看过月亮的脸,但我知道,就算不是个角儿,咱们也要争取活得有脸、活得靠谱。

人生百态,不惟戏台。此脸谱,彼脸谱,都是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