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声音

[历史演义]

释 放

陈国凡

一匹爱马突然暴毙,李世民迁怒于养马人,要将他处斩。

皇上先别急,且容我说个历史故事吧。当晚侍寝,见皇帝仍余怒未息,长孙皇后就劝慰起丈夫来。

古时齐景公的坐骑死了,一怒之下,也说要将养马人处斩。晏子责备养马人说,你罪孽深重啊,至少有三。第一,你把大王的爱马养死,有罪啊;第二,你让大王生气而杀人,大王因此背上不仁之名;第三,你如此毁坏大王的名声,其他国家不仅会看不起大王,还会看不起咱们齐国。你真是该死啊你!要不要告诉你齐景公听后的感受?长孙皇后微笑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早红了脸:这故事朕知道啊,怎么给忘了呢,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养马人逃过一劫,把感恩之心全投入到养马之事中,任你鸡蛋里挑骨头,也找不出丁点儿毛病来。

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曾帮李建成谋划如何加害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前嫌,还重用魏征。魏征成了名垂青史的谏官。

每每忆起此事,李世民就庆幸不已,幸得当初未害其命。这个魏征,乃朕一面镜子,让朕少犯了不少君王之过呀。

贞观六年,李世民按例去大理寺核准死刑犯名单。

怎么这么多,竟然有390个!朕清楚记得,前几年还不足50人啊。仔细问询大理寺众卿,皆是按律断案,毫无差池。再问死刑犯,竟无一喊冤者。可李世民仍高兴不起来,一遍遍翻阅案宗,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眼帘:徐福林。

一个月前,李世民到京畿体察民情,来到一个叫徐家庄的村子,偶然发现一块地里只有一对老人在耕作,汗流浃背,气喘如牛。田塍上一个约五岁的小孩在不停哭泣,无人理会,看着令人心疼。问后方知,孩子的父亲徐福林因家贫,生活难以为继,就铤而走险,抢劫杀人,被判了死刑。孩子的母亲伤心过度,撒手人寰。好好的一家子遂沦落至此。回到长安后,李世民仍难以释怀。没想今日,竟与这徐福林在案宗上“见面”了。李世民哀叹不已,再问大理寺卿戴胄,得知很多死刑犯的家境和徐福林相仿,有些甚至更艰难。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李世民脑海闪过。

召集后,李世民对面前的390名死刑犯大声说道:朕今日与尔等来个约定。朕决定即刻放尔等回家,和家人团聚,为期一年。但尔等须遵守承诺,明年今日,也就是明年的九月初四,悉数回到此处,执行死刑。尔等以为如何?

一旁的戴胄听呆了,极力阻止道:皇上万万不可,此等死刑犯,杀人越货,丧失仁德,哪有诚信可言?皇上这不等于放虎归山吗?遗患无穷啊。请皇上三思!

李世民不为所动,说:你多虑了。

那390名死刑犯开始也都以为是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听明白后,兴奋不已,欢呼不止,而后齐刷刷跪下,三呼万岁后,道:请皇上相信,明年的今日,我们会悉数回来受刑,一个也不会少!

真是闻所未闻,此事迅速传遍整个大唐。百姓皆赞皇上仁义,但也不无担心,这些死刑犯,真会信守诺言,按期归来吗?一年来,此事一直高居大唐热搜榜前几名。

转眼到了约定的日子,贞观七年九月初四,死刑犯们陆续归来,清点人数,共389人,少了徐福林。怎么偏偏这个徐福林没来!应该还在路上,李世民自我安慰道。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还是不见徐福林的身影。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难看。

来啦来啦,徐福林回来了!忽然,众人高声欢呼起来。但见一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踉跄着脚步,渐行渐近,脸色蜡黄,消瘦无比。正是徐福林。原来,路上他病倒了,遂咬紧牙关,一路赶来。再看时辰,就差一刻钟。

大哉,朕之臣民!伟哉,朕之百姓!李世民泪花闪闪,感动极了,大声道:朕决定,免除尔等死罪,尔等390人,今日即可回家。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各打二十大板,并责罚在家乡帮乡邻无偿劳动一年。

竟有此等美事!下面早已成了欢腾的海洋。

史载,死刑犯们所在的地方,此后的治安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

此事后,李世民下了圣谕,在判处死刑案件时,要在两日内进行五复奏——在判决前两日和前一日上奏两次,行刑之日再上奏三次。

后来李世民又释放了上千宫女,令其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